11月1日至11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赴延安调研。调研期间,同学们参观了宝塔山、陕北公学旧址、梁家河、延安革命纪念馆和中共中央西北局纪念馆,聆听了《入党誓词演变及其深刻内涵》《习近平的知青生活和他的群众观》《习仲勋的人格魅力》和《党在延安的十三年》等专题报告和现场教学,并观看了情景剧《延安保育院》。
溯源红色印记:讲好党办人民大学的初心与使命
登临宝塔山,远眺宝塔山下延安城的美景,感受延安从革命战争年间走来的沧桑巨变。宝塔山上,同学们凝神倾听讲解员关于《入党誓词演变及其深刻内涵》的现场教学,学习入党誓词的历史和深刻意义。入党誓词伴随着共产党的历史,从毛泽东在湖南叶家祠亲自带领6名党员宣读的入党誓词,到十二大之后正式载入党章的入党誓词,入党誓词几经修改,但始终不变的是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在党支部书记韩守勇的带领下,全体同学整齐列队,目光坚毅、神情庄重。大家高举右拳,齐声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声声誓词在宝塔山上激荡。
“入党誓词不仅是一句誓言,更是一种信仰的承诺、一份责任的担当。”班长施广强同学目前在一家科技企业工作,曾经的援疆经历给了他深刻的启发与激励。他表示,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会以自身对社会的贡献为起点,践行爱岗敬业的精神,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担当。以个人之力服务国家,用小我之奉献汇聚民族复兴的大我之梦,历经波澜而“轻舟已过万重山”。他立志在新征程中不懈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沿着清凉山的石阶,同学们稳步走向陕北公学旧址。这里仍保存着陕北公学当年上课使用的窑洞,门前矗立着一块刻有毛主席为陕北公学题词的石碑。1937年,陕北公学在此创立,87年后的今天,人大学子回到这里,开启一场“寻根”之旅。同学们专注地倾听着讲解员将陕北公学历史娓娓道来,眼前浮现出抗战时期热血青年为拯救祖国而奋斗学习的情景;耳边回响着毛主席的殷殷嘱托——“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更仿佛置身于民族危难之际,感受到那份坚定的信念——“中国不会亡,因为有陕公。”
来自北京市总工会法律服务中心的褚军花同学始终致力于职工维权,将职工视为亲人,被誉为“职工的私人律师”。参观陕北公学后,她深受其厚重历史底蕴和“人民大学”红色精神的激励,身为“人大”人,她将坚定初心、砥砺前行,立志在岗位上永当先锋,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
在返回途中的大巴车上,同学们情不自禁唱响《陕北公学校歌》,“这儿是我们祖先发祥之地,今天我们又在这儿团聚,民族的命运全担在我们双肩……”歌声在车内流淌,由低吟转为高昂。大家回望上午的寻根之旅,肩负着先辈传承的初心和使命,继续一路向前。
追寻领袖足迹:在故地中传承精神力量
踏上了陕北黄土地,走进承载历史记忆的梁家河村,仿佛回到了遥远的知青岁月。这里,习近平总书记曾度过了7年艰苦的知青生活。在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为村庄修建的水井旁,大家拿出小马扎就地坐下,聆听驻村干部李向强讲述《习近平的知青生活和他的群众观》。
李向强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着习近平总书记初入农村时的艰辛:“跳蚤关、饮食关、生活关、劳动关、思想关”接踵而至,在一次次的磨练中,习近平总书记逐渐成长,从一个迷茫的青年蜕变为坚定的领路人。在梁家河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不忘人民,他带领村民打井、修沼气池、筑坝造田,甚办起了磨坊、缝纫社、代销店、铁业社——梁家河的每一处发展,都留下了习近平总书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印记。
在知青旧居,同学们驻足在一孔窑洞前,目光停留在那张简朴的炕上。这张长3米左右的炕,炕上放着一排铺盖和床铺,曾是习近平总书记与五位其他知青共同生活的地方。炕上虽然简陋,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印记。正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习近平总书记与同伴们度过了充满挑战的知青岁月,诠释了何为“受挫不短志、逆境也涅槃”。
在江西乡村的沃土上,第一书记谭翊泉已经扎根近十年,始终与村民同吃同住,日复一日地奔走在田间地头,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深得村民的信任与支持。参观梁家河后,他感触颇深:“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时代在变、环境在变,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永不改变,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作为一名也在农村工作了近十年的我,更要珍惜基层锻炼的宝贵时光,谨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以奋斗精神铸就青春底色,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歌和精彩人生。”
西北局纪念馆外的松柏依然青翠挺立,守护着这片记载红色记忆的神圣土地。走入展厅,革命年间的武器、老旧的文件,以及地区领导人的书信,都记录着在陕甘宁边区开展抗日民主根据地建设的艰难历程。学员们在每个展区前驻足,从革命先辈的遗物和手迹中,感受到那段充满磨难与挑战的峥嵘岁月。
在纪念馆外,延安市委党校副教授王锦霞向大家生动讲授了《习仲勋的人格魅力》。“为人民服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习仲勋同志曾经这样教育子女,他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教诲儿女们如何做一个纯粹的、有益于人民的人。
来自光明日报的叶乐峰同学,一直奔波在新闻采访一线,曾追寻总书记工作生活的足迹,进行了深入的调研采访。“来自人民、植根人民、为了人民,这是习近平同志与父亲两代共产党人不渝的初心。总书记生长于革命家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家庭的熏陶将人民二字刻入灵魂、定格为初心。”叶乐峰说,我们要大力宣传弘扬红色家风,使得“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承载精神火炬:继续谱写延安精神与劳模精神新篇章
阳光洒落在宝塔区西北的延河东岸,映照在庄严肃穆的延安革命纪念馆上。同学们在馆内认真聆听讲解员对艰苦岁月和革命精神的讲述,不时低声交流、点头致意。
党在延安的十三年里,无数革命志士从世界和全国各地来到中国,为建立一个新中国义无反顾的投身在这片热土上,产生了可歌可泣的延安精神。如何更好地传承延安精神?学员们在纪念馆中抚今追昔、寻求答案。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也是劳模精神的重要体现。唐奇同学深耕陶瓷行业二十余年,长期活跃在一线,专注陶瓷原料的技术创新,成果丰硕,在古代陶瓷原料工艺的传承复原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经过几天的深入体会,他感慨道:“延安精神就是《红星照耀中国》里所描绘的共产党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未来,我将以革命前辈的精神和劳模精神为指引,继续攻坚克难,在工作中不断精进!”
此次调研还安排了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一级巡视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姚金果讲授专题教学《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姚老师告诉同学们,党在延安岁月中,提出了正确的抗战路线、形成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飞跃、实施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整风、积累了局部执政的丰富经验。可以说,党在延安的十三年,就是延安精神发展和壮大的十三年。
班主任纪红波表示,“两天的研学活动充实紧张,从大家专注的神情和讨论交流中,我充分感受到同学们对理论学习的热情和联系实际的能力。陕公精神、延安精神超越时空,爆发出恒久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未来,希望同学们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考卷常新,本色依旧”。调研活动结束后,吴玉章学院的学生们收拾行囊,满怀热血。大家各自奔赴自身事业当中,继续谱写延安精神与劳模精神的新篇章。
(编辑:吴嘉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