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期“治国理政”实岗锻炼计划实践团走进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街道兆佳巷社区开展“青春社会行”社会实践活动。来自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国际学院、智慧治理学院的25名硕士研究生以脚步丈量基层,以智慧解码治理,在这片改革开放的前沿热土上,探寻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的“智慧密码”,书写青年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实践答卷。
党建引领:红色阵地凝聚治理合力
民呼我应,枝叶关情。从阡陌农田到现代化国际新城,苏州工业园区的蝶变,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兆佳巷社区作为园区治理的“金名片”,以“红色引擎”驱动服务升级,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坚持党群服务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
走进兆佳巷党群服务中心,实践团成员们看到,这栋整洁明亮的三层建筑里“别有洞天”,行政业务办理、餐饮购物、医疗保健、休闲娱乐等多项服务一应俱全。讲解员介绍道,这是兆佳巷社区创新打造的3.0版邻里党群服务模式,集成政务服务、邻里交往、文化教育等功能,实现“一网通办、一站办好”,将民众联络所的市民服务配套与区域党建的联络沟通功能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政治引领和服务党员的主阵地作用。实践团成员来到兆佳巷工作站,看到居民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通过智能终端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创业补贴申请等业务仅需几分钟,社区工作者依托“智慧社区”平台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党的基层组织是社区治理的核心力量
讲解员为实践团成员们介绍了兆佳巷社区积极践行“初心为民、匠心服务、齐心共建、暖心关怀、恒心发展”的“五心工作法”:通过党群服务中心联动邻里中心、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打造了“城市系列”服务区域,包括了城市书房、城市课堂、城市剧场、城市球室等“城市系列”共享空间,为街区内单位、商户、群众提供幸福关爱服务。虽然是下雨天,但周围居民们的热情不减,乒乓球室里“战况激烈”,舞蹈室里舞步翩翩。叔叔阿姨们说:“党群服务中心提供的共享空间让我们的退休生活更丰富了,经常来这里运动休闲。兆佳巷是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大家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很强。”
实践团成员惠一丹感慨道:兆佳巷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实践,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社区事务“决策者”“参与者”,打破了传统治理单向输出的模式,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我深刻体会到,基层治理需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用多元方式调动参与热情。
智慧赋能:科技之光点亮社区生活
数据互联,触手可及;智能服务,便捷高效。兆佳巷社区以数字化为笔,描绘出智慧社区的崭新图景,让科技之光照进寻常百姓家。
“一键享服务”,便民生活更舒心
在中国与新加坡共建的苏州工业园区学习、生活,实践团的成员们对于园区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智慧化程度有着切身的感受。兆佳巷社区是苏州工业园区学习新加坡社区服务模式的典范,依托发达的科技,构建了“15分钟便民生活圈”,还推出了一系列创新服务机制,包括中午“不断岗”、假日“预约办”、特殊情况“帮代办”等暖心服务,大大提高了周围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实践团成员体验了社区自助图书馆、智能健身驿站等设施,参观了适老化改造样板间,感受到科技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一屏观全域”,智慧治理提效能
在兆佳巷邻里中心的“智慧菜场”,实践团成员看到,大屏幕上正展示着菜市场的实时人流量、农产品交易量,通过溯源公示,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流程透明,让居民买得放心、吃得安心。街道工作人员介绍,金鸡湖街道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通过一张实时更新的数字地图,就可直观快速知晓辖区交通、河道、消防等情况,并提供研判、预警;“融合通信”功能一键激活辖区内党员、志愿者、物业人员等应急力量;点点鼠标,就可掌握人员、物业服务企业、自然环境、社会治理等各类信息,日常事务可实现街道跨部门、跨层级“一件事”一键协同处置。
实践团成员刘晓感叹:“作为苏州工业园区内一个普通又不普通的社区,兆佳巷向我展示的,是一种将人文关怀编织进城市肌理的智慧。菜市场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的客流量数字与每个商品二维码背后的生产溯源信息,构成了现代生活的双重隐喻——一方面是对效率与安全的极致追求,另一方面则是对传统市井烟火气的数字化挽留。”
文化浸润:金色品牌滋养社区精神
邻里文化“活”起来,社区认同“强”起来。在现代化高楼间,兆佳巷社区以文化为纽带,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邻里共同体”,让城市生活更有归属感。
多元活动激活社区活力
近年来,全国多地基层组织开设青年夜校课程,助力青年自我提升。金鸡湖街道的“青年Yeah校”也如火如荼地办起来,吉他、八段锦、油画等热门课程受到广泛好评。除此之外,街道还开设了“青春加油站”“暑托班”等一系列的活动项目,提供国学诵读、课业辅导、自护教育等课程,有效解决了双职工子女及困境儿童的暑期看护问题。兆佳巷党群服务中心还依托街道团工委团建创新项目,落地了“金楫有YOUNG”直播间,通过多种形式动员激发青年参与社区治理,进一步提升了青年之家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志愿精神点亮社区温度
讲解员介绍,兆佳巷社区培育了一支热心、温暖的志愿者队伍,居民自发参与环境维护、助老服务,他们经常带着血压仪、理发工具、理疗工具、照片打印机走进小区,为社区居民提供温馨周到的服务,让居民感受到满满的关怀与温暖。对于辖区内的残障人士等特殊居民,社区人员定期走访上门,党群服务中心的妇女儿童之家也会举办关爱活动。在兆佳巷社区,实践团成员们看到了“老有所依,幼有所育,病有所医,弱有所扶”的祥和生活场景,对基层治理的理解更加深刻。
参观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总结道:“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科技的赋能,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联结。青年应当以‘躬身力行’的姿态扎根社区,让青春在服务人民中绽放光芒。”
金鸡湖畔的治理故事仍在续写,“治国理政”实践团的思考与行动也将继续深化。同学们在“党建强、智慧融、文化润”的基层治理中感悟中国式现代化的微观实践,在知行合一的课堂里体会“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的深刻内涵,以青年智慧助力基层治理创新,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