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举办“治国理政”实岗锻炼计划(以下简称“治国理政”项目)第四期骨干训练营全体见面会,骨干训练营全体辅导员和来自30个学院的195名学员齐聚一堂。

会议伊始,参会人员共同观看“治国理政”项目往期总结短片。“治国理政”项目自2022年启动以来,已选拔并培养学员近400人,来自不同学院的优秀本硕博学员分批赴全国13省市22地进行实岗锻炼,“身入”基层、“心到”基层,在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的工作中学习真知识、练就真本领、解决真问题。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苏曼从项目概况、项目内容、往期成果等方面对“治国理政”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第四期的培养流程与安排做了讲解。

“治国理政”项目四期辅导员、经济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马鸿泽作为辅导员代表发言。他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走进基层、融入基层、扎根基层的“三要”心得:一是“身”入基层要做到脚下有泥,心中有光,实干是最美的姿态,信念是最好的指引;二是“心”入基层要做到眼中有事,肩上有责,以“主人翁”意识主动担当;三是要做到手中有笔,怀中有梦,既要学习基层经验,又要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地方。他表示,第四期辅导员团队将秉持“同行者”“解惑者”“摆渡人”的理念,陪伴、帮助、成就各位学员,与大家携手把“治国理政”这块实践品牌擦得更亮。

“治国理政”项目四期学员、中共党史党建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张志强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他表示,“治国理政”项目“学、研、炼、悟”的全链条人才培养机制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号召大家在项目实践中保持谦逊好学的姿态,积极向身边老师和同学学习;在实岗锻炼期间,虚心向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请教。要自觉锻炼自我,“脱下学生装,换上工作服”,直面挑战,勇于担当,在实践中切实提高调查研究、沟通协调等多方面技能,增强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发挥专业优势,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开展研究,为当地发展建言献策,立足岗位,秉持赤子之心,努力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治国理政”项目四期辅导员、社会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王思贤为本次学员的选拔过程作情况反馈,重点讲解了大家忽略的一些问题,助力学员们在未来就业、升学等重要节点更好地把握机会。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唐颖作总结发言。她首先向入选学员表示祝贺,简要介绍了“治国理政”项目的发展历程,指出该项目承载着赓续红色基因、贯通知行合一、服务国家战略的初心。她希望学员们通过参与项目实现“三个跃升”:一是从“独行”到“众行”,与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进步,发挥集体协作的力量;二是从“理论”到“实践”,在“社会大课堂”中了解国情、认识社会、深入人民;三是从“迷茫”到“笃定”,在实践锻炼中明确职业选择。最后,她以“政治”“学习”“团结”三个关键词提出期望,希望学员们以政治铸魂,从全局高度理解实岗锻炼意义;以学习赋能,保持“空杯”心态提升综合素质;以团结聚力,共同协作完成项目任务。

会议结束后,学员们以班级为单位围绕自身专业背景、实践经历以及对“治国理政”项目的期待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自由交流。

未来,学员们将在课程培训、小组研讨、实岗锻炼、专题研究等环节中,进一步提升技能本领,锤炼意志品质,筑牢理想信念,以先锋精神践行服务人民的使命,以实干姿态彰显青年的责任担当!

(编辑:赵泽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