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治国理政”实岗锻炼计划与潞城校地合作实习培养启动仪式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朱信凯,潞城党委书记吴亚西以及参与实岗锻炼的12名博士研究生等出席启动仪式。

图片

朱信凯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对潞城提供的宝贵实践平台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与潞城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进程中血脉相连、休戚与共,双方正以战略思维擘画校地协同发展新蓝图,着力推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作为副中心核心区的重要组成,潞城不仅是通州校区发展的沃土,更是连接学术理论与基层实践的纽带。他寄语同学们要珍惜此次实践锻炼机会,主动投身潞城建设,服务副中心发展大局,将学术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争做校地融合的实践先锋,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和潞城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与力量。

图片

吴亚西代表潞城党委政府向来潞城实岗锻炼的研究生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中国人民大学长期以来对潞城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潞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次校地合作实习培养计划为潞城注入了宝贵的人才资源和创新活力。他对12名实岗锻炼博士研究生提出期望,要以“来了就是潞城人”的归属感融入基层,在深入了解潞城发展规划、特色产业和基层治理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专业所学,积极建言献策,真正做到在潞城“潞潞有为”。潞城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打造良好环境,与同学们“一潞同行”。他期待,此次实践能够成为双方深化合作的新起点,推动校地协同发展迈向更高水平,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贡献更多智慧。

图片

潞城党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李扬对本次校地实习培养合作的具体安排进行介绍。本次实习培养计划为期六周,分为“走进潞城”“干在潞城”“献策潞城”三个阶段递进开展,旨在帮助来潞城实岗锻炼的研究生全面认知、深度参与、有效建言。他向参与实岗锻炼的研究生强调了工作纪律和着装规范,对带教科室提出了“压担子”与“拍肩膀”并行的实习培养要求,希望实岗锻炼学生与带教科室能够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实践成效。

图片

王莹代表潞城带教责任人介绍科室为实岗锻炼的研究生布置的课题。她指出,各科室课题都源于现实关切。党群工作办公室(宣传)提供的两项课题源于提升宣传工作亲和力、公信力的现实需求和“文明银行”的创新性实践。她希望实岗锻炼学生深入思考课题,做用心的观察者、用脑的探索者、用情的传播者,为潞城的发展建言献策。

图片

郭垠宏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她表示,将以“空杯心态”扎根基层,在实践中了解镇情、企情、社情、民情;以“实干精神”投身岗位,做好科室交办的各项事务;以“人大担当”贡献智慧,结合所学、结合实际、深入研究,形成有深度、有见地、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努力在服务首都发展的实践中,镌刻“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青春担当!

图片

参加启动仪式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唐颖,通州校区管理部部长袁世琨,潞城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等。启动仪式由潞城党委副书记、镇长李长风主持。

启动仪式结束后,参与实岗锻炼的学生进行了现场对接。当案头的理论遇见实践的场域,一场带着泥土气的深度对话,已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热土上悄然生长。12名博士研究生将以扎实的知识与赤诚的热忱,在潞城书写“青年怀壮志,立功正当时”的青年答卷。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