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物理学院立足自身优势和学科特色,通过多维度的科研平台打造学术品牌建设,从强化思想引领、营造浓厚氛围、创新育人载体、校友朋辈领航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推进学院学风建设走深走实,着力培育广大研究生严谨治学的学术品格、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诚信守约的学术操守,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强化思想引领,筑牢学术诚信根基
物理学院党委、团委创新运用“统学、领学、研学、联学、践学”五学联动机制,以党团支部为基本单元,将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深度融入组织生活,结合中国科研诚信网、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风启学林”主题社区等官方资源进行专题教育,同时重点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进行集中学习和专题研讨。
物理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切实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围绕“严守学术规范,筑牢思想防线”开展学术道德专题学习研讨会。与会党员深入学习“四张清单”具体要求,对照检查科研工作中的风险点,深刻剖析在科研工作中可能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具体情形,逐一发言,内容涵盖学术诚信、经费使用、师生关系以及学术交流等方面。大家一致表示:学生党员要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自我要求,自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身边的同学共同维护良好的学术生态。
物理学院研究生会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精心打造“榜样引领·学术启航”特色学风建设品牌活动。2025年4月17日,活动特别邀请物理学院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闫少华博士和高水平论文发表者王永谦博士作为主讲嘉宾,他们立足自身科研经历,围绕背景调研、研究开展、实验设计、论文写作、学术诚信和心态调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科研经验分享。此次活动通过树立可亲、可敬、可学的身边榜样,有效营造了“学有标杆、行有示范”的良好学术氛围,不仅有助于深化物理学院见贤思齐的学术风气,更为提升研究生学术素养、强化学术诚信意识搭建了重要平台。
二、营造浓厚氛围,构建清正学术生态
2025年3月30日,物理学院举办第五届春季学术交流会。本次活动创新性地将前沿学术研讨与科学道德建设有机结合,吸引了全院200余名师生参与,共同打造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教育意义的学术盛会。与会专家学者通过16场精彩报告,系统呈现了各个领域的前沿动态和阶段性成果。报告以详实的实验数据和严谨的理论分析,展现了物理学研究的科学之美。会议还特别设置了“学术诚信与责任”专题互动环节,现场师生纷纷发表对“实事求是”的深层次认识,将整场活动推向高潮。本次春季学术交流会成功搭建了学术交流与道德建设的双重平台,既拓展了研究视野,又筑牢了诚信根基。
为促进学术创新与学风建设双提升,物理学院精心打造“前沿学术论坛”品牌学术活动,建立起常态化、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机制。论坛每周特邀一位校外顶尖专家学者,包括国际著名量子物理专家、材料科学领域的青年才俊、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首席科学家以及聚焦解决“卡脖子”技术的战略工程师。报告人以口头汇报为主,同时走进实验室进行现场考察和指导,会后组织小型研讨会深化讨论,同物理学院建立长期有效的科研和育人合作机制。通过近距离的交流形式,物理学院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得到极大开阔,学术创新能力和学术潜力都得到极大提升。前沿学术论坛已成为物理学院一体推进物理学科在教育、科技和人才方面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为提升学院整体创新能力、强化学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物理学院还构建了系统化的研究生学术能力培养体系,特别设立了分层教学的学术讨论与论文写作必修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学术资源获取、文献管理软件使用、科研数据处理与可视化等实用技能,同时将学术道德教育贯穿始终,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强化学术规范意识。在教学方式上,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模式,设置学术汇报模拟、同学互相提问和点评、毕业论文模拟写作等互动环节,并引入全过程评价机制。该课程体系实施以来成效显著,不仅提升了研究生的论文写作效率和质量,更培养了严谨治学的科研态度,相关经验已推广至多个兄弟学院并形成示范效应,为培养具有扎实学术功底和良好学术道德的科研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创新育人载体,打造特色实践活动
为深化产学研融合,强化实践育人成效,物理学院创新性地组织研究生开展“走进科技领军企业”实地研学活动。2025年5月,在徐大业老师和陈珊珊老师的带队下,20余名师生先后参观了全球显示产业龙头企业京东方科技集团和半导体装备制造标杆企业北方华创,通过沉浸式体验切实感受物理学前沿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这种“车间即课堂、工程师即导师”的实践教学模式,不仅让同学们直观理解了课堂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转化应用,更通过与研发人员的深入交流,掌握了产业界对物理专业人才的能力需求。
在参观过程中,师生们重点考察了这两所企业的高精尖技术研发成果展示区,尤其是专利墙上展示的众多创新成果。从量子点显示技术的专利布局,到半导体装备的核心知识产权保护,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每一项重大技术突破都离不开严谨的科研态度和扎实的原始创新。企业研发人员向同学们强调:“在科研和产业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创新成果的诞生都建立在长期的技术积累和规范的学术实践基础上。”
四、校友朋辈领航,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为充分发挥校友资源的育人功能,加强在校研究生与优秀校友的交流互动,物理学院精心策划举办了“校友领航·共话成长”系列分享活动。本次活动特邀多位在各自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杰出校友返校交流,采用“主题报告+圆桌论坛”的形式,校友们结合自身发展经历,围绕“学术道路选择”“科研学者成长路径”“创新创业实践”“产学研协同创新”等主题展开深度分享。在互动环节,校友们还就师弟师妹们关心的职业生涯规划、学术素养提升等问题进行了一对一答疑。本次活动不仅搭建了校友与在校生的沟通桥梁,更通过多元化的“现身说法”,帮助研究生拓宽学术视野、沉淀科学道德、明确发展方向,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物理人才提供了宝贵经验。学院后续将持续推进校友帮扶计划,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进一步深化校友育人成效。
为帮助研究生明确学术道路发展方向,做好科研生涯规划,物理学院特邀本院优秀校友、现任物理学院教师的高泽峰博士主讲“物理学人的职业发展与学术成长”专题报告会。高泽峰师兄结合自身经历,介绍了他的物理生涯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并完善自己的过程,也同样面临着不同去向的抉择。但是他始终相信,兴趣是科研人前进的最大动力,要在学习和科研提升自我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领域,并为之努力。高泽峰强调,在为学术梦想拼搏的同时,要时刻牢记学术诚信与科研操守,无论是实验数据的处理,还是论文的撰写,都要严守学术规范,杜绝任何学术不端行为。这次分享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宝贵的职业规划参考,更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学术道德在科研生涯中的核心地位。
物理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构建全方位的科研育人体系和创新性的学术发展平台,从深化价值引领、优化学术生态、拓展实践渠道、发挥榜样示范等多个维度协同发力,持续完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将继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深化内涵建设,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学术操守的新时代物理学人才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