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聚焦研究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两个作用”)发挥,通过强化活力创新、党建与研究生发展融合、朋辈引领和示范,搭建党员骨干多样化培训平台和经验分享平台,赋能研究生党建质量提升,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时,结合全国研究生党建“双创”工作的开展,以“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为引领,有效推动研究生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武汉大学组织研究生党员骨干赴河南红旗渠开展实践研修

一、抓活力创新,聚基层之力

学校党委一直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创新,在狠抓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同时,结合基层党支部建设实际搭建多样化平台,激发创新活力,凝聚向心合力,增强主体动力,促进基层党建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一是实施活力创新工程,激发创新活力。学校每年投入经费,连续13 年通过项目立项的方式实施“研究生党支部活力创新工程”,激励基层党支部结合专业实际、支部实际自主申报或联合申报创新活动项目,学校组织专家团队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论证和优化,以最大限度凝聚基层党支部和党员队伍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激发基层支部与党员队伍的创新活力。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生党支部结合遥感影像观测长征沿线地区社会发展状况,通过植被的生长态势,观测地表植被覆盖情况,指示生态环境变化情况,他们还通过10 年夜光遥感数据捕捉10 年间中国乡村发展振兴情况,用专业带领党员深刻认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成就。经过13 年的实践,有效激发了基层的党建工作活力,有效提升了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研究生党建活力创新工程”获评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极中心研究生党支部党员曾昭亮在南极中山站升国旗为祖国庆生

二是搭建风采展示平台,凝聚向心合力。学校注重支部风采展示平台搭建,连续7 年组织开展研究生党支部风采展示等活动,通过学习风采、活力风采、实操风采等环节设置,一方面全方位对支部理论学习、工作实务、党员教育、创新活动等进行考察,另一方面引导广大党员在深度参与支部风采展示的过程中凝聚向心合力、展现昂扬风貌,广大研究生党支部在学院、学部、学校三个层面的展示中互学互鉴、互学互促。

三是丰富支部参与形式,增强主体动力。学校紧跟新媒体发展步伐,不断推进“互联网+ 党建”,精心设计微党课接力等活动形式,每年结合实际确定接力主题,增强研究生党支部主体动力,不断推动“互联网+ 党建”的内容供给和形式创新。近两年,学校先后开展了“心怀国之大者,勇做时代新人”党史微党课接力、“青春共话二十大,强国之路勇担当”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微党课接力、“时代新人说”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微党课接力活动,通过广大研究生党支部的主动参与、精心准备,有效推进了党的创新理论入青年脑、进青年心。

二、抓深度融合,行务实之策

学校深入推进高校党建与事业发展“一融双高”, 秉承“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推进“党建+”工作模式,以党建引领研究生全方位发展,以人才培养成效检验党建工作成效。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头雁党支部在研究生党支部风采大赛中展示《星火》诗朗诵

一是推进“党建+ 科研”。学校高度重视优化支部设置,指导学院分党委将支部建在科研团队,有效发挥科研育人功能,引领广大研究生党员从优秀科研团队的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坚定理想信念,在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中锤炼过硬本领、勇担创新先锋。学校入选第一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的党支部是依托实验室而建,实验室党员导师担任支部建设指导老师,支部坚持将党建融入科研,定期组织开展学术交流,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搭建博导论坛等各类导学互动平台,支部党员矢志科研攻关和创新创业,在科学研究和科技创业等方面多有建树,充分展现了党员先锋模范风采。

二是推进“党建+ 实践”。学校以涵养学生家国情怀为主线,打造实践育人共同体,每年组织开展“鲲鹏研习营”研究生党员骨干红色实践研修计划、研究生社会实践计划、“博士生基层服务团”计划等项目,精心设计主题实践活动,组织研究生党员深入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将实践与专业学习、个人全面发展相结合,引导广大党员在知行合一中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三是推进“党建+ 文化”。学校注重将党建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以有温度的文化开展价值引领。学校党委在南极科考团队连续39 次参加南极科学考察和16 次北极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凝练出“爱国爱校、艰苦奋斗、前赴后继、献身科学”的武汉大学极地科考精神,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研究生党支部勇扛大旗,传承发扬南极科考精神,将临时党支部建在极地科考基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面向校内外师生宣讲极地科考精神,吸引广大青年学子和社会大众关注中国极地事业,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三、抓朋辈引领,担先锋之责

为进一步发挥朋辈群体与大学生身份相同、年龄相近、专业相通等优势,近年来,学校着力强化研究生党员骨干等朋辈队伍建设,从典型培育、经验分享、作用发挥等方面入手,为朋辈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奠定基础。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党员付玉璋获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图为付玉璋宣讲图片

一是突出朋辈典型选树培育。学校构建了包含“十大学术之星”“十大风云学子”“十大励志之星”“实习实践先进个人”“优秀理论宣讲作品(微视频)”等在内的朋辈典型选育平台,让不同领域的优秀典型脱颖而出。近三年,学校培育了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武汉大学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士生宣讲团、“湖北好人”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以及全国“最美大学生”、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人物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

二是着力朋辈典型成长分享。学校创新打造了“珞珈研讲”网络教育平台、“时代新人说”听身边人讲故事等网络思政平台,结合研究生成长发展需求精心设计“服务菜单”和分享内容,凝聚研究生导师、朋辈典型等的育人合力,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为研究生成长发展提供精准服务和指导。近年来,学校通过“珞珈研讲”开展前置化新生入学教育,推出20 余项“服务菜单”,累计服务超过27 万人次;20位朋辈典型做客“时代新人说”,结合个人成长故事和发展经验倾情分享,有关视频播放超过100 万次,有力强化了思想引领,营造了见贤思齐、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

三是强化朋辈典型作用发挥。学校依托研究生党员群体建立了研究生党建研究会、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士生宣讲团、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研途”研究生党员先锋服务队等学生骨干队伍,引导不同学科的研究生党员结合个人兴趣、发展规划加入相应团队,在青年中持续发挥朋辈引领作用。为了强化博士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彰显“朋辈引领、品牌育人”功能,2017 年11 月,学校成立了由博士生党员组成的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士生宣讲团,指导其突出青年视角、专业特色和表达创新,坚持用青年视角阐释党的理论、用青年话语宣传党的主张、用青年担当践行党的要求,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支部、进实验室、进网络、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创新推出“博宣电台”“网络微宣讲”等模式,打造“青春版思政金课”,累计开展宣讲1000余场,覆盖55 万人次,推出近60 部宣讲微视频,累计播放超过1000 万次,打造了一支追求卓越、示范作用明显的宣讲队,培育出一批擅于宣讲、勇担使命的先进典型,积累了一批独具特色、内容丰富的宣讲素材。

四、抓示范带动,扬特色之优

自全国研究生党建“双创”启动以来,武汉大学有3 个研究生党支部入选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3 名研究生党员入选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学校以研究生党建“双创”工作为契机,以样板党支部辐射带动全校研究生党建工作整体提升。

一是筑牢基础。学校要求党支部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制度体系,不断压实党员责任、增强党员意识、发挥党员作用,以强有力的党支部建设筑牢战斗堡垒。第二批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学校水利水电学院水文系研究生第一党支部在支部层面制定了积分考察制和预审制、预备党员公开承诺制、党员理论学习考核制、补学制、考勤签到打卡制、安全卫生责任制、学术科研帮扶联系制等完备的制度规范,以完备的制度体系保障党支部和党员“两个作用”发挥,取得良好成效。


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博士生党员获评全国“最美大学生”

二是涵育特色。学校着力引导研究生党支部在建设过程中突出学科优势、彰显学科特色、开展特色党建,推动党建与学科发展、研究生成长发展深度融合。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依托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传承朱英国院士“让天下苍生不再挨饿”的崇高信念,将党支部成员成长阶段对应水稻成长阶段划分为扬帆播种期、同心分蘖期、逐梦孕穗期、勤耕结实期,将党员成长与水稻成长、水稻研究深度融合,既彰显了学科特色,也展现了党员担当。

三是示范带动。学校通过组织开展“对话样板党支部”“头雁交流坊”等交流活动,在“头雁训练营”研究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专设“头雁研习”环节;通过组织召开华中地区党建工作论坛等方式,邀请校内外样板党支部分享建设经验,辐射带动广大研究生党支部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学校在研究生党建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为此,我们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突出问题导向,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结合学校实际明确了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完善指导考核体系。推进星级支部评定,明确样板培育对象和后进整改对象;抓实“三会一课”信息化督导;定期开展党建工作调研,找准问题,强化整改,推动工作。

二是升级骨干培养模式。将短线集中培训升级为长线分散培训,精心设计并实施覆盖全年的培训培养计划。

三是持续强化“两个作用”发挥。聚焦研究生学术研究和全面发展,不断拓展党支部和党员作用发挥平台,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编辑:殷知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