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选题何处寻?如何进行文献综述?如何实施研究?数据处理有什么要点?论文写作如何下手?为增进学术氛围,提高研究生学术兴趣,拓宽学术视野,让更多的学生懂研究,能研究,做好研究,写好学术论文,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策划“研学有术”——学术科研经验分享系列推送,邀请在学术研究方面经验丰富的博士研究生撰稿,分享宝贵的学术论文写作经验,助力大家的科研学术之路。

本期“研学有术”邀请到外国语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张茜为大家分享混合研究方法的范式、设计原则与实施。


撰稿人介绍

cd85684724bac3922c835e06c33e09a.png

张茜,外国语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心理语言学、二语习得。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外语界》《外语教学》《Frontiers in Psychology》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与导师合作出版学术专著一部。曾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曾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习优秀特等奖学金(中国石油奖学金)、校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奖励。


研究方法的范式之争与融合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研究者围绕实证主义(positivism)和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两种主要范式的高低优劣展开了一系列论争。实证主义方法论在价值观上保持中立,主张采用量化方法,通过客观测量工具收集数据并得出结论。建构主义则认为研究者无法实现价值中立,其研究方法主要是质性的,重视资料的收集、理解与诠释。关于方法论之间的内部冲突被称为量化与质性研究之争,一直持续到1980年代和1990年代早期,但实际效果却大打折扣。为此,不少学者提出了“和解之道”,认为量化和质性研究方法是能够相容的,并由此形成了实用主义方法论。实用主义取向的研究者进一步提出了混合研究方法,强调以研究问题为导向,将范式基础放在第二位置(Johnson & Onwuegbuzie, 2004)。混合研究方法的核心假设是,研究者同时运用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这两种方法能够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方法更好地解释研究问题。

就个人经验而言,我先前主要做量化研究,基于演绎逻辑提出假设,再通过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对其进行验证。但在博士论文写作过程中,我发现可能仅依靠量化研究方法难以实现预期的研究目标,而采用混合研究方法有助于更好地构建、解决和提供对研究问题的探索性答案。

混合研究的设计原则

混合研究方法是指在单个研究或调查中,同时采用量化和质性研究方法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

在研究设计方面,混合研究主要涵盖三种方案:聚敛式设计、解释性序列设计、探索性序列设计。这三种设计依据不同的目的而相互区别,聚敛式设计即研究者同时收集量化和质性数据,其后再比较两种数据是否互为验证;解释性序列设计指研究者先收集量化数据,再收集质性数据,旨在使用质性方法解释量化结果;探索性序列设计指研究者先收集质性数据,再收集量化数据,以检验一项理论的效度或适用性。在我的学位论文研究中,综合考量研究目的和任务,最终选取了解释性序列设计这一方案。

混合研究的具体案例

限于篇幅,无法对混合研究的具体过程一一阐述,这里仅就数据收集和分析方式进行简单探讨。以自身研究为例,在第一个阶段,我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收集量化数据为支持,考察英语学习者学业情绪的普遍状况及其唤醒因素,寻求差异与共识;在第二个阶段,采用案例研究和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现场观察、多阶段访谈收集质性资料,对学习者学业情绪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分析,进而挖掘深层次唤醒原因。

在此还想分享一点混合研究设计的教训和经验。一是要基于明确的研究目的和问题进行混合研究方法设计。在研究之前,通常需要对研究问题进行分类,比如适用于量化研究的问题、适用于质性研究的问题。可能也会遇到无法直接判断方法的问题,如分析某一类现象的影响因素或原因。事实上,量化或质性研究方法都适用于该问题,这时就要结合研究目的去进行设计,以最大化实现研究目的。二是通过结构化方式系统地报告研究结果。考虑到混合研究结果的复杂性,在呈现过程中需尽可能结构化、条理化。为此,我们可以对两种结果分别进行汇报,或是以研究问题为线索,将量化和质性结果进行整合。


对学术研究的理解与感悟

(一)学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入学之初,学术和生活于我而言是相互独立的,或者我会努力将其分开,因为那时,我将学术看成是知识习得或训练的过程,能够分时段、阶段去完成。随着时间推移,我发现学术似乎越来越“占领”了生活。例如,无论是短期旅行或回家,总是需要携带电脑或几本书,很少有完全放松的时刻。经过不习惯与反复调适后发现,学术不仅是知识习得,也是知识理解和产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时间可能是碎片化的、难以分割的。无论今后是否从事学术职业,至少读博期间,学术事实上已经构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尽管它无法为我们的生活目标和价值判断提供根本指南,但可以帮助我们构建一种日常化的观察与思考,保持一种头脑的清醒、清明。

(二)追求理想和现实的平衡

很早我就将学术确立为一种职业,但主要是出于工作方式与环境方面的考量。学术一天天做下去,零散的想法、片段不断积累,构成了关于未来的学术想象。只是,这种职业选择能否成长为一种志业追求呢?我此刻有些不确定。但能够确定的是,学术是一条充满风险、挫折的道路,有内部的困境,亦伴随外部的挑战,面对这样一段路程,理想主义是底色,而不是口头的宣告。而更为重要的或许是,我们如何在不断认识自我与社会的过程中,通过踏实、进取的努力去平衡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在现实中寻求有限的希望。

(编辑|张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