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新时代,让古籍典藏活起来

杨春萌 文学院2021级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研究生

4月2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专门走进人大图书馆,考察馆藏古籍集中展示,听取学校加强文献古籍保护利用,促进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应用等情况介绍。习总书记提出期许:“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作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一名博士研究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古籍典藏的综合利用是我日常的学习与工作,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是我正在努力开展的研究与课题,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是我一生的志业与使命。总书记的嘱托字字千钧,为新时代的古籍工作指明了方向,令我备受鼓舞,深感使命在肩:必须拥抱新时代,让古籍典藏活起来。

拥抱数字化,让古籍文献活起来。身处信息化时代,数字化阅读已经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途径。这也为新时代的古籍保护、传承与整理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让“养在深闺”“束之高阁”的古籍文献不再少人问津,重获新生?“古籍数字化”给这个问题提交了答卷。在这方面,人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为保护开发学校古籍特藏资源,服务相关学科教学与研究,图书馆建立“中国人民大学古籍知识平台”将馆藏资源及多种数字资源汇聚共享,极大加强了对古籍文献的保护修复和综合利用,尤其方便了人文社科的教学科研工作。自今年上线以来,古籍平台便已成为我日常查阅古籍文献的好帮手,为我开展古代文学的学习与研究提供了莫大的便利。

拥抱智能化,让古籍研究活起来。在古籍文本数字化的基础之上,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数字人文视域的拓展,让新时代的古籍利用与研究朝着新方向转型升级。作为新时代的古代文学研究者,我深知古籍研究“智能化”的重要性。2021年1月,我作为第一批学生研究员加入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依托人大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古代文学、历史学等领域的优势科研、教学资源开展学习与实践。我不仅积极参加“数字人文星火训练营”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清代史料的知识图谱构建”“可视观‘典’艺术可视化”等项目的实践与研究,通过跨学科的学习交流开阔眼界,提升技能,努力让自己朝着“数字人文新青年”的方向前进,让自己的专业研究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拥抱立体化,让典藏资源活起来。卷帙浩繁的中华传统典籍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重要文明成果,是中华文明绵延千载、一脉相承的历史见证,也是全世界人类文明的共同瑰宝。继承好、保护好、传播好、利用好中华优秀典籍,让古籍典藏从藏书楼库房既走到学者案头,又走向普通大众的视野,是新时代的古籍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从本科四年级起在国家典籍博物馆担任志愿者,为观众讲解“从《诗经》到《红楼梦》”等专题典籍展览。在讲解和导览的过程中,我们积极运用“阅读触摸屏”等新媒体设备和“甲骨文互动写字”等多样化的体验活动,立体化地向各个年龄层的观众传播典籍知识与传统文化,让中华典藏真正走入公众的生活。

古籍典藏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代表了一所高校,一座图书馆,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文化底蕴是否深厚,不仅在于我们曾经拥有多少优秀文化及其载体,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护、利用、认识和挖掘古籍典藏资源。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古籍工作者,我们必须积极推动古籍典藏的数字化、智能化、立体化,让我们国家丰厚的古籍典藏化为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源头活水。同时更要牢记嘱托,立志民族复兴,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争取跑出当代青年古籍工作者的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