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振奋青年之心、鼓舞青年之志,为青年人指明了新时代前进奋斗的新航向。在与人大相遇的第一年里,我充分感受着人大“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服务人民、不负人民”逐渐成为我人生的指向标。作为人大学子,争做时代新人,我该从何出发?——这一年告诉我答案。

——从“治国理政”出发,读懂中国故事

5月,我抓住了“服务人民、不负人民”的第一个机会——中国人民大学第一期“治国理政” 实岗锻炼计划。在“学、研、炼、悟”一体化全链条的培养机制下,暑期我迎来了为期八周的实岗锻炼生活,分配岗位为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文港镇党委书记助理。在文港的每一寸土地上,我积累了最生动的一线经验,人大学生到基层干部的身份转变让我身上多了一份责任,心里也多了一份归属。暑期的两个月里,我曾走在文港周坊晏殊新晁村的小路上见证着乡村的振兴与蜕变,曾一次次走进毛笔博物馆、周虎陈纪念馆了解着文港毛笔背后的文化故事,曾坐在便民服务窗口服务百姓所需、解决百姓之难,也曾在疫情防控办对着一条条数据拨打着接连不断的流调电话……见过三点的月亮,头顶正午的太阳,奔走在党建、文化产业推广、便民服务、乡村振兴以及疫情防控等工作的第一线,因心之所向、行之所往,所以并不觉辛苦,而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获得感与幸福感。先前对基层工作的初印象是《小镇喧嚣》这本书给的,而现在文港给我上了一堂更生动、更真实的“治国理政”基层课,让我深刻感受到:基层工作是社会治理最深厚的支撑,走进鲜活的世界远比只面对枯燥的书本看得更真切。在“治国理政”的路上,我读懂了中国故事,也深深爱上了乡土中国。

——从“理解中国”出发,探索中国实践

在习近平总书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的时代嘱托下,青年人应奋楫争先。7月,我报名参加了“理解中国”学术实训计划实践项目,本着“扎根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的初心,我投身于江西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和西藏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探索中。在《“以文兴业,产城人文” ——以江西文港镇为例的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探究》中,我们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文旅融合四象限”理论,从经济导向的文化遗产旅游利用、旅游产业的文化规范与导引、人本导向的文化遗产保护与保护利用三重维度对文港镇文旅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整合特色资源、强化品牌建设、推进全方位一体化等建议,为致力于以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各级政府提供参考。在《西藏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状调研——心理学视角》中,我们基于心理学视角,通过问卷法、访谈法总结概述了当前西藏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经验,从共居、共学、共事、共乐、通婚五方面探究了民族交融态度现状,并提出进一步促进西藏地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对策建议,为促进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对策建议。在“理解中国”的路上,我探索了中国实践,也发现了国家治理中的中国智慧。

——从“民族心理”出发,解决中国问题

在参与“治国理政”计划与“理解中国”项目前,或许我早已出发,从保研到人大起,从决定走民族心理方向起。作为人大心理人,如何构建心理学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使心理学知识体系与中国历史、社会和文化相契合,使心理学专业成果服务于中国社会是人大心理系正在探索的学科发展方向,也是我需要在专业学习与研究中不断思考的问题。同时,作为民族心理人,我一直以学术成果服务于社会国家建设为宗旨开展学术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如何实现56个民族最深层的心理铸牢是时代交给民族心理学研究者的考卷。作为答题人之一,在学懂学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础上,立足心理专业、发挥学科优势,我不断思索着如何从个体层面探究宏观问题,如何从心理学变量切入探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部机制等问题。在“民族心理”的路上,我步伐坚定、信心满怀,立志用中国理论解决中国问题。

“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争做时代新人,步履不停,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修炼一切为了人民的“赤诚之心”、勇敢肩负责任的“担当之心”以及刻苦钻研学习的“勤学之心”,发扬中国人民大学“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努力成长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复兴栋梁与强国先锋!

(编辑:王安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