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种浪漫,也是一段修行。本期“读书的日子”专栏刊登的是来自哲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汪刚迪的文章,看他在纷扰的现实中通过阅读经典去获得精神力量,正心明德,守得一片心灵的净土。

尼采说过:“报纸取代了现代资产阶级生活中的祷告,这意味着忙乱、廉价和短暂之物替代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沉积下来的永恒之物。”于我们的父辈而言,电视又取代了报纸。于我们而言,短视频又取代了电视。短视频的兴起意味着各种各样的片段不断绞杀着我们的心灵,这便是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的生存语境。自我被困扰在了各种驳杂的片段之中,如何守得一片心灵的净土,便成为了最为紧迫的问题。好在经典始终引领着我们,只要你愿意,就能同古人共享同一种精神力量。

时代的变迁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有迹可循。千百年来,产生深刻变化的不仅仅是生产力水平和物质水平,还有人类那颗七窍玲珑的心灵。跨越千百年的时间,我们已然很难读懂古人,于是读懂古人的第一步不是皓首穷经,而是反思自我。案头这本《美国精神的封闭》正是美国学人布鲁姆对美国大学生精神状态的反思,尽管讲的是美国大学生的问题,但饱经现代性折磨的不唯是美国大学生,还有我们自己。从被现代性所裹挟的意义上而言,中国大学生与美国大学生并无本质上的差异。或许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更加深刻一些,因为除了古今之变,我们还深刻经历着中西之变。

《美国精神的封闭》一书是布鲁姆从教师的视角出发对高等教育的一个思考。他认为人是具有某种天性的,教师应以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天性为己任,帮助学生抑制世俗偏见的扭曲力量,使得人性臻于完美。古典教育的含义应该是:帮助学生对自己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我,并且问题的答案并不确定,但是却有迹可循,需要对问题进行持续关注,从众多答案中辨识出更好的那一个。引导学生走向对经典的阅读,从而培养出能够承载美国天命的文明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优秀传统文化正心明德,补足精神之‘钙’,铸牢思想之‘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正心明德的著作首推《论语》《孟子》,再加上《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就构成了宋代的经典形态“四书学”。四书学的出现本身代表着宋学奠立了“内圣”的精神取向。《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说,人首先要明白自己有一种天赋的光明的德性,这种光明的德性要通过读书明理而激活,在这个意义上,读书的目的(大学之道)在于将自身的光明的德性充分地展现出来。

成德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王阳明对此就有非常深刻的论述。《传习录》中记载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有一次,王阳明与陈九川、夏于中、邹谦之论学,阳明先生看着夏于中说“你胸中原本是有个圣人”,言毕夏于中赶紧站起来说不敢当。阳明先生又说“大家都有,又不是只有你有”,于是夏于中就笑着承认了。“人人胸中都有个圣人”其实是《大学》中的人人都具有光明的德性的另一种说法。令人诧异的是,阳明先生还讲“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人人心中不是都有个圣人吗?怎么又成了人人心中都有贼呢?这就是修身之学的微妙之处。所谓“心中贼”指的是被意见所遮蔽的心灵,人必须通过修身的功夫克除心中诸多意见,才能复见那本来光明的本心,最终达到“此心光明”的境界。阳明先生用心中贼与圣人类比人的心灵状态,是非常高妙的比喻。

修身之学的内在目标是内圣,并最终要由内圣开出外王。外王问题集中体现为何谓中国的问题。我们是中国人,这是与生俱来的标签,可问题恰恰在于,何谓中国?考古学、历史学、哲学都曾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丁耘的《中国之道》一书指出中国之为中国,就是因为中国乃是中国之道的承担者。所谓中国之道即中道,中道贯穿中国古今,贯穿革命、治平,贯穿家国天下、身家性命。

黑格尔曾描述了一副精神从东方出发,并最终降落在西方日尔曼地区的历史哲学图景,在黑格尔看来,西方才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承担者,日尔曼民族是昭昭天命的承担者。我所推荐的书目却是从大洋彼岸的美国出发,经历了在欧洲上空的回环辗转之后,最终抵达中道之国的运动轨迹。中国能否继续承担中道,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人的培养,没有精神强壮的中国人,昭昭天命又何以可能?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正是读书天。让我们一起捧起书本,读书去吧!

汪刚迪的推荐书目:

1.《美国精神的封闭》(布鲁姆)

2.《四书章句集注》(朱熹)

3.《传习录》(王阳明)

4.《中道之国》(丁耘)


(编辑:杨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