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心怀家国、志存高远

厚植本土情怀

他们笃学慎思、明辨尚行

书写时代答卷

他们以志立愿、且思且行

力争全面发展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他们继承以吴玉章老校长为代表的一代代人大人的崇高精神,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品质,荣获我校最具影响力的荣誉类奖学金。今天,让我们一同领略他们的青年风采!

一.邓英雯:循梦而行,向阳而生

邓英雯,商学院2019级博士生、2017级硕士生、2013级本科生,硕博课程平均学分绩3.93,位列专业第一。在校期间发表多篇CSSCI论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国际A-类和B类期刊论文2篇;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并入选中国人民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曾以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身份赴新加坡国立大学访学半年。曾获本科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校级三好学生、学习优秀奖学金、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奖学金等荣誉奖励十余项。

本科期间的论文写作课上,邓英雯遇到了带她打开学术之门的导师张敏老师,从此开启科研之路。从刚开始接触研究的兴奋,到论文屡屡被拒的自我怀疑,到一次次参加会议报告接受批评和建议,到后来无数次的反思、修改、打磨,再到最终被审稿人采用,每一篇文章的背后都凝结着艰苦漫长的探索和挣扎过程。科研的长周期、高风险决定了每一个科研人需要面对长时间的成就感缺失和持续性压力,所幸在导师和师兄师姐们的指引和鼓励下,邓英雯逐渐找到与它共处的方式。当第一篇国际B类期刊论文和几篇国内期刊论文被发表,她知道自己应该有更高的目标。虽然疫情打乱了本来的出国访学计划,但她及时调整重新联系国外导师,最终如愿申上国家公派留学项目,赴新加坡国立大学访学半年,与国外导师开展合作。在此期间,她与其他合作者的一篇历时三年之久的文章被国际A-类期刊接收。

与人大相伴的这九年,邓英雯完成了从懵懂的小姑娘到自信的博士生的蜕变。回首过往,尽管科研路上充满荆棘,她始终相信,唯有最大化努力才能最小化不确定性,走的每一步路都算数。

二.田尚杰:用极致的努力追求极致的成果

田尚杰,理学院物理系2017级博士生、2013级本科生,师从雷和畅教授,研究方向为新型拓扑和磁性材料的制备与物性研究。主持研究生科研项目一项;以(共同)一作在《自然》(《Nature》)、《Physical Review X》、《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和《Physical Review B》上各发表文章一篇;入选中国人民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曾获本科生国家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学习优秀奖学金、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奖励。

进入雷和畅教授实验组之后,虽然在首个项目经历的失败,但田尚杰迅速掌握了系列样品合成和制备的技术,并坚定地踏上了基础物理学科研探索的道路。2017年,有理论物理学家预测CoSi中可能存在一种新型的手性费米子,这立刻成为了一个学界的重大课题,很多国际顶尖小组都投入了相关工作但都难以获得合格样品。瞄准这一重大课题,田尚杰及其合作者也投入到相关工作,用接近一年的时间不断摸索改进,终于成功制备出了合格的样品,又花费半年的时间进一步进行微量的调控。最终,在他们制备的高质量样品中有了重大突破,成功观测到了新型手性费米子。相关工作发表在了顶级期刊《Nature》上,被选为ESI高被引文章。

基础科研追求的是极致的成果,田尚杰认为,这需要付出极致的努力、极致的专注和极致的坚持。未来他将秉持着这种信念,在基础物理研究的道路上继续努力前进。

三.熊雪锋:面向真实世界,坚持问题导向

熊雪锋,经济学院2018级博士生、2016级硕士生,师从刘守英教授,研究方向为土地制度与经济发展。参与四川泸县等地改革试验和大量调查研究,撰写政策报告十余篇,在《北京大学学报》、CER等发表学术文章二十篇;曾获《管理世界》2020年“十佳优秀论文”;入选“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担任班长并参加防疫工作。曾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优秀研究生、优秀学生干部、“战疫先锋”志愿者、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奖学金等荣誉奖励。

“面向真实世界,扎根中国大地”,是熊雪锋的学术信条。在完成课业学习之后,他的足迹遍布四川、贵州、广东、陕西等十三个省,调查研究领域涉及宅基地制度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地三权分置等重大制度创新,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农业工业化以及制造业转型升级等重大现实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是他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习和研究的真实写照。

调查研究很辛苦,四川泸县宅改研究中调查问卷就涉及到20个镇、400个村、8000个农户,研究报告修改不下10次。但熊雪锋认为,“真实世界让人着迷,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进而写成文章更让人感到愉悦和轻松”。“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实践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富矿’”,致力于扎根于中国发展的经济学研究,他说:“我永远在路上”。

四.徐小奇:化而生万物,学以致无穷

徐小奇,理学院化学系2017级直博生、2013级本科生,师从王亚培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酸响应的近红外光热转换材料,平均学分绩3.86,位列全系第一。在校期间共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12篇,其中第一作者4篇,另撰写专著1篇。曾获校级三好学生、优秀研究生、优秀辅导员、京东奖学金(学习学术类一等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校运动会铜牌等荣誉奖励。

自从大一进入实验室以来,徐小奇积极探索自然奥秘,勇于进行技术创新,针对肿瘤组织与健康组织微环境之间的酸碱性差异,设计了一种酸响应的近红外光热药物,成功实现“肿瘤选择性”的光热疗法,研究成果也顺利发表在中国化学会旗舰刊CCS Chemistry上。

在提升自身科研水平外,徐小奇始终不忘薪火传承,他曾担任2017级化学本科班辅导员,并获得“优秀辅导员”称号;他积极参加高考招生工作,为人大招揽天下英才,总招生工作时长长达70小时。

为了提升人大化学系的社会影响力,他独立创建并运营了“人民大学化学系”bilibili账号,积极创作科普视频和宣传视频,并于今年受邀登上央视2套《是真的吗》节目,面向全国观众科普化学的魅力。

八载栉风沐雨,不忘初心;八载筚路蓝缕,砥砺前行。身在人大的八年岁月,徐小奇始终没有忘记入学时许下的承诺,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誓言——“为振兴中国人民化学系而奋斗”。

五.姚菁: 让努力、自律和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姚菁,信息学院2019级硕士生、2015级本科生,师从文继荣教授、窦志成教授,研究方向为搜索、推荐、自然语言处理,硕士阶段成绩排名专业第一。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关领域的顶级国际会议WWW、SIGIR、CIKM和国际期刊TOIS、TKDE上发表论文6篇,共提交6项专利申请(3项已授权),在2017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全国二等奖。曾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学业一等奖学金等荣誉奖励。

从大三下学期加入BDAI实验室至今,姚菁的学习和工作重心就一直放在科研上,但科研之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她接触的第一个研究课题大约经历了6个月的时间成稿,辗转投递了WWW,IJCAI,CIKM多个国际会议,都是得分在borderline的情况下被拒。这让她感到很挫败。“做科研就是要精益求精,用平常心去面对拒稿,吸纳审稿人的意见并坚持改进,论文总是会中的。”在导师这种精益求精、不轻易放弃的精神的鼓舞下,姚菁不厌其烦地一次次修改论文,耐心地总结回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硕士两年期间,她共有6篇论文被顶级会议、期刊成功接收。在学习和科研之余,姚菁也会有条不紊地安排好自己的生活,每天晚上回到宿舍,她都会坚持做瑜伽锻炼身体。

吴玉章奖学金作为人大的最高荣誉,对于姚菁来说是一份毕业之际的意外之喜,也是对她在人大将近七年时光的一份最大肯定、一个圆满总结。以此为一个新的起点,姚菁希望自己未来能够不负母校期许,成为真正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待。”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每一代人大人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但初心使命是不变的主题,接续奋斗是不变的旋律。希望获奖同学能够珍惜荣誉,不负厚望,在传承中做到“新竹高于旧竹枝”,实现“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也希望人大学子能够以吴玉章奖学金获得者为榜样,响应党和人民对新时代青年的号召,“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