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广大学子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深化爱国情怀,学习优秀品质,历史学院举办了“重温历史风骨,赓续党性精神”离退休党员口述史访谈活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同学们通过与老党员进行深入交流,挖掘、记录、整理他们为党奋斗的感人事迹和真实感悟,从中重温党的奋斗历程,体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力争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01

躬耕杏坛雨润桃李

淡泊名利恪守初心

历史学院2019级硕士二班学生代表一行前往宜园洪京陵教授家中,看望了洪老师及其夫人杨采珍,听他们讲述自己的青春记忆与奋斗年华。从少年时期的峥嵘岁月到晚年退休后的简朴生活,洪京陵教授用一生诠释着共产党人乐于奉献的道德情怀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作为一名拥有63年党龄的老党员,洪京陵老师的精神与品格从未褪色。

02

日暖风和开桃李

笔酣墨浓写春秋

学生代表在阳光地带采访了历史学院退休老教师金文发教授,详细了解并整理了金老师为教育事业与学术研究而奋斗的青春岁月,从金老师的个人经历中,感悟一名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如今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实是和修齐治平相通的。一个人要立足社会,首先要修身,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一心为公的人。”对于学术研究与自我成就的问题,金老师认为,治史者一般都是贫穷的,要甘于贫穷、真正热爱,不必和从商、从政者比较。

03

远近晨鸡喔喔啼

沉吟不觉东窗晓

历史学院2020级硕士三班的几位同学回到老校区探望清史所已退休的王道成教授,细听他前半生与共和国建设相伴的风云变幻,他对党和人民的坚定信仰与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让后辈敬佩动容。他认为做学问应像顾炎武所说“古人采铜于山”,要从原料里提炼,从材料中获得新知,在研究工作中要学会毛主席所说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辨别研究材料,看到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内在意义。他笑言,只要是人民需要的研究,他都愿意做。

04

“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历史学院2018级硕士一班党支部三名学生党员拜访了历史学院的退休老教授、清史研究专家林敦奎先生。林敦奎教授的求学、工作经历是与新中国的发展建设同步共进、同频共振的。老一辈党员正是以终身学习、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踏实耕耘、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践行着对党的承诺,也践行了自己不负党的嘱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几十年的教学与学术生涯中,即便面对坎坷与困境,林教授依旧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忘学习,也终身学习。采访过程中,林教授多次强调“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这也是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寄望与期待,值得我们铭记于心。

05

历激荡风云,党心未改

历史学院2020级硕士二班、博士班党支部采访了退休教授陈金陵老师。1956年,陈老师填写了入党申请,希望能够加入中国共产党,但由于父亲国民党军医的身份未能如愿。“我们是很欣赏这个口号的——一切归公、按需分配,人类社会应该是这样过的。”当被问到为什么想要入党时,陈老师如是说。他从小就经历、见识了太多的贫富差异,所以坚信只有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才能带给人民更好的生活。

此次系列采访活动,使同学们有机会与亲历历史、见证历史的老党员面对面对话交流,交谈中老党员们流露出一心为公、治学报国的品质,淡泊名利、躬耕奉献的精神,同学们深受鼓舞。

历史学院2020级硕士孙晓钰表示:“对王道成老师的采访令人愉快且深受触动。王老师的人生态度是乐观开朗的。出生在和平年代强盛国家的我们很难对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有着真实的体会,当王老师坐在我们面前,情真意切地向我们讲述他亲身所经历的时候,我真正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看着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栋梁,经历过战争、劫难,但社会和家庭的苦难都没能打倒他,他始终是乐观的、积极向上的。数十年的跌宕起伏,无论起落,他讲述的时候永远是笑着的,笑到眼睛眯成一条缝出现在我们的照片中。五个小时的采访,王老师丝毫不感到疲惫,仿佛有讲不完的故事,他也有用不完的精力,对于过去、现在、未来,对于国家、人民他都怀满满的热爱,而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他也表现出了十分的喜爱。进屋落座前,王老师拿出纸笔请我们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上面,一位同学写上“胡杨”,他笑道:“生命力很顽强啊。”王老师本人就是这样,他的热爱、向上让他在88岁的年纪依然有着青年的蓬勃力量,让他对自己的专业和工作奉献、细致,书屋里整整齐齐排满了古籍、著作和杂志,38年前的报告会票完好无缺的被保存在文件袋中,他记得自己前进的每一步,也乐于向大家分享他的点滴收获,而现在他还在进行着修改自己作品的工作。每个时代都会造就那个时代的人,王老师是一个大写的人,坐在他对面,我想,或许在将来,我们也会比现在更好一点。”

历史学院2019级硕士王棚表示:“洪老师生于战火硝烟的抗日战争时期,在颠沛流离的岁月里依然孜孜不倦,把治学报国作为自己的毕生理想。他在人民大学执教的几十年里,认真勤恳,忠诚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使命,哪怕是让自己的孩子受苦受累,也要为了工作大局志愿到革命老区开展支教工作,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建设人才,忠于党和国家的信念坚定纯洁。我们见到洪老的时候,他已经是81岁的高龄,常年的伤病加上岁月的侵蚀,他的脸上已经挂满了沧桑,如果走在校园里,你可能很难想到这位老人还有这样光辉的过去。我想,这就是我们选择与老党员对话的目的:我们每个人最终都会垂垂老矣,也终会归于平凡,但是平凡是一个辩证法。我们终其一生,也只有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熔铸在国家和民族前进的历史进程中,去惊涛拍浪,挥斥方遒,创造属于自己的不平凡,这样到年老时,才会有底气有魄力去坦然接受自己平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