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建在工地上,党旗飘扬田野间 ——奏好 “离家”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四部曲

郭相宜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专职辅导员

一、案例背景与概述

我校历史学院硕士研究生为三年制,各年级硕士3班同学均为考古学类专业同学,截止到2022年4月,考古学类硕士党员人数在全院硕士生党员中占比31.27%,是学生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古学专业同学在结束研一课程后,需要于研一暑假至研三上学期阶段赴工地开展为期1个学期的田野考古实习。学生分散在山西大同吉家庄、新疆昌吉唐朝墩、辽宁喀左、江西景德镇、甘肃庆阳等全国各地的考古发掘工地上。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前,不少同学还要远赴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以色列等境外国家开展考古实习。

考古学党员同学参与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土城子遗址田野发掘

考古学专业师生曾远赴俄罗斯开展田野发掘

地域与时空的阻隔使得他们不能接受党支部的常规教育、管理和监督方式,党建存在“盲区”。党建工作是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都要求非常严谨的工作,但是在坚守制度和程序的基础上,我们是否能够创设因地制宜,适度弹性的工作方式,来改变这一棘手局面呢?

历史学院辅导员团队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群策群力,指导支部在工地组建临时党支部,因地制宜,打造以“以田野考古现场沉浸体验为基石,以校地文化场域深度互动为载体,以学史之人讲好中国故事为目标”的三位一体党建工作机制,努力填补党建工作的 “真空”地带,成功把棘手处转化为破题处。

2018级硕士3班同学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工地向祖国献礼

二、案例应对

为了让在考古工地的党员的教育管理有思想、有温度、有力量,自2017年起,历史学院陆续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开展“离家”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

(一)前置党员教育关口,优化培养体系,筑好党员发展“蓄水池”

学院建立“外部引导+内部优化+党班团共建”模式,将党员教育关口前移。自硕士3班同学入学之日起,学院便公开新生党员发展计划,召开入党流程说明会,利用新生入学一对一谈话等形式广泛宣传动员,引导新生团员加深对党的认识了解;安排考古学专业方向的党委委员指导支部建设,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引导支部在研一阶段实现党建与专业的深度融合;党班团每月定期召开共建活动,为同学们尽快融入彼此,互相以正向价值激励自我创设契机,鼓励支委会在共建中发挥意见领袖作用,激发新生对党组织的向往之情,主动申请入党。

考古文博系师生党支部开展共建,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精神”座谈会

历史学院党委委员张林虎联系指导2020级硕士3班支部活动

(二)打造掌心党建阵地,丰富教育载体,架起师生云端“连心桥”

2019级硕士3班党支部线上举办“精彩冬奥、奉献人大”党日活动

营造处处可学习、时时受教育,时时可互动的云端党建平台,确保支部同学在工地时,依然能够与在校同学一样享受学校教育资源,离“家”不离“党”。我们积极利用学习强国APP、微信群、腾讯会议等网络平台构建移动化、交互式、全时空的“三微”联通体系。聆听“微党课”;开展“微培训”,发起“微创作”,将实习党员的心成功连在“线上”。

(三)把党旗插在田野间,健全协同机制,演绎支部共建“协奏曲”

考古实习揭示文明起源脉络的成果令人欣喜,但日复一日的刮面、发掘、整理、记录则是枯燥的,我们鼓励支部同学走出工地,抓住难得的劳动实践契机去认识泥土芳香中鲜活真实的中国。支部按照“共建、共创、共享”原则,秉承“哪里有田野发掘项目,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这一思路,积极与村庄联学活动,如共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贺信精神,结合考古现场发掘情况共同学习地方历史文化。既实现了支部生活的程序规范,保证支部党员“流动”不“失控”;也将当地居民或是好奇或是警惕的心理转为热情接纳,增强了公众文物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2020级考古文博专业博士生党员徐紫瑾向村党委介绍发掘成果

人大考古旗帜飘扬在新疆唐朝墩现场

(四)党员先锋下沉基层,讲述中国故事,共绘乡村振兴“百景图”

考古实习工地多为具备一定传统文化资源的乡村原野,这些地区随着地方经济文化重心的变迁转移逐渐丧失昔日风采,但却留存了大量的古迹文化遗存。而对于当地村民来说,这些正在发掘的考古工地则是他们近在眼前却又难以捉摸的文化符号。乡村兴,文化必兴。考古学类专业同学根据自己所在工地实况,开展“依托文化资源,讲好中国故事”系列主题党日活动,采用入乡随俗的形式,以浓厚的乡土情结增强村民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帮助村落建构具有地域文明特色的乡村文化体系,达到凝聚支部力量与助力乡村振兴的双重效果。

考古专业党员同学在山西大同吉家庄赶着毛驴庆国庆

三、案例效果

(一)党员发展成绩突出,头雁领航群雁齐飞。

得益于学院良好的宣传氛围与导向营造,历史学院各年级硕士3班考古学专业同学多数在入学后两个月内便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并如期完成院党校阶段的培养。近三年来,历史学院各年级硕士3班同学提交入党申请书比例均高于班级团员总人数的50%,累计有39名考古学专业硕士被发展成为党员。

“聚是一团火,散是漫天星”,扎实的支部建设基础,强大的组织向心力使得支部同学在进入分散到全国各地的实习阶段后,依然以极大的热情保持高频度、同频率的交流学习与研讨,不仅将支部活动开展地有声有色,亦保障了入党积极分子在“离家”阶段的稳定培养工作。

(二)领略乡村活态社会,厚植爱国为民情怀。

支部共建模式一方面为临时党支部补充了有生力量,另一方面帮助同学们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感受与脚下的土地紧紧相连,真正做到“知中国,爱中国”。不少临时党支部都和当地村委建立了深度合作模式,结下深厚情谊。

2021年,考古学专业支部党员徐紫瑾代表甘肃南佐遗址考古队与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南佐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梁容旗、党总支副书记李社琴等商议探索南佐遗址考古工地临时党支部与村党委共建新模式,就遗址2021年的主要发掘成果与收获进行热烈分享。

2020级考古文博专业博士生党员徐紫瑾与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镇南佐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梁容旗、党总支副书记李社琴座谈

各临时党支部围绕“依托文物资源,讲好中国故事”这一党日品牌活动主题,与不同地区的居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共建活动,品牌示范效应明显。在新疆唐朝墩发掘的同学融入当地少数民族,热情洋溢的维吾尔族舞蹈,甜到粘手的马奶子葡萄不再是文字中冰冷抽象的描述,而是涌动在记忆深处的欢乐。

2018级硕士3班党支部书记刘凡毓同学表示:“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这句话,和天山的美景一起,永远镌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天山雪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特别是坐在老乡家里吃着热气腾腾满怀盛情的馕,那一刻我真的有认真思考我能为‘文化润疆’做点什么。”

2018级硕士3班刘凡毓在新疆考古现场拍摄的照片

2018级硕士3班同学与维吾尔族群众共同参与考古发掘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那一天,2018级硕士3班支部同学正在远赴新疆尼克勒考古工地的绿皮火车上。窗外是绵延不绝的山川,手机是阅兵盛典的画面。微风拂动手中的国旗,也让一颗颗年轻沸腾的爱国心泛起涟漪。

新疆尼勒克考古队的党员同学在疾驰的列车上与祖国同庆

在村庄场域中,“乡村振兴”、“文化自信”、“文化润疆”等主题都前所未有地生动起来,案例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党员同学在知行合一、学思践悟中把党建活动立于田间地头,把党员服务做在村野山乡,发掘地亦是引航地。

(三)乡村振兴文化先行,积极贡献文保方案。

乡村文化是乡村社会得以延续的核心,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支部共建为党员同学与当地村党委、村民了解、熟悉、深度互动奠定了坚实基础。党员同学们也集思广益,积极协助辽宁、新疆、山西当地文保部门制定文化遗产保护方案,在田野考古中将专业素养与社会担当相结合,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扶贫、乡村振兴的初心使命。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同年8月,2017级硕士3班党支部党员徐紫瑾、杨林旭等来到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良渚古城从事发掘工作。在带队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结合考古发掘中的实物依据和学术支撑,积极从事考古科普与文保讲座等工作。

考古学专业党员徐紫瑾、杨林旭参与良渚古城出土文物修复工作,获地方卫视报道

(四)文明脉络娓娓道来,公众科普效果显著。

近年来国家对文物发掘、保护、传承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时着重强调,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极大激励了我院考古学专业党员的专业自信与担当意识。“愿为考古热,再添一把火。”在支部党建工作中,同学们自主、自发、自觉地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愿做文化传播、文明传承的桥梁。辽宁喀左、山西大同吉家庄都曾接待过不少来访人士。

辽宁喀左的党员同学,还曾为远道而来的台南艺术大学的硕士生进行过现场深度导览,共话文明传承铸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考古学专业师生与台南艺术大学硕士共同参与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土城子遗址发掘

不少党员同学在返校之后结合工地所思所得,积极开展考古科普工作,如“亲手打制一枚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活动吸引了不少跨专业同学。

历史学院张林虎老师为同学们进行专业指导

“亲手打制一枚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活动现场

历史学院在协助央视《中国考古大会》节目组招募志愿者时,2020级硕士3班党支部书记孙晓钰等20名党员同学积极报名,甘做考古科普的幕后工作者,奉献自己对专业的一片赤忱之心。

2020级考古学本科生张蕊参与《中国考古大会》节目录制

文明之火,生生不息。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但考古学仍是一门历久弥新的学科。特别是新时期,考古学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奠定最扎实的学理支撑,正迎来黄金发展期,这一点直观体现在考古相关就业岗位数量的翻倍增长上。

但在象牙塔中,学生与社会缺乏联系,历史学院依托田野实习基地努力建设社会思政大课堂,引导学生将求学之心与报国之志更好融合。在一次次的支部理论学习中,在一次次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在一次次的村民走访中,在一次次的文化科普中,同学们前所未有地意识到国家对于考古学科的重视与对考古人才的需求,感受到专业知识为社会所需的责任感与荣耀感,也极大提振了同学们的专业自信与小众人文基础学科的就业自信,与时代需求同频共振,砺学志,亦是报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