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中国理论”名师大讲堂系列邀请教育部社会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李路路作“现代化研究与中国式现代化——社会结构的分析视角”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由社会与人口学院2021级博士生刘金宝主持,通过腾讯会议进行线上直播。为促进优质学术资源共享,加强学术交流,中国人民大学与新疆财经大学的百余名研究生一同参与学习本次讲座。

观点回顾

李路路教授从社会学的专业视野出发,以社会结构的视角透视现代化研究与中国式现代化,详细论述了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研究的社会结构视角以及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三个方面的内容。

01“现代化”一词的起源是什么?

现代化一词最早源于英文“modernization”,原译“成为现代的”,体现成为现代的过程,因而中文将其称为现代化。该单词的核心为词根“modern”。从学术角度上理解“modern”包含两个维度,第一是在时间尺度上指1500年前后,第二是在价值尺度上指西欧发生的重大变革,主要包括新航路的开辟、民族国家的兴起和形成以及文艺复兴高潮等。

02不同学术视角对现代化的定义是什么?

早年现代化研究的主要经典人物对现代化有这样几种解释: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序言写道:“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这里的现代社会强调了生产方式(社会经济形态)的变革,在社会经济形态上不同于以往的所有社会,因而称之为现代社会;列宁则直接用共产主义代替现代化,认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美国社会学家马里奥·列维认为一个社会是否现代化要看它所使用的能源(动力资源)是生物性的还是非生物性的;美国历史学家西里尔·E·布莱克认为现代化是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下的经济增长,特别强调人均增长;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强调现代化就是理性化;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认为现代化是一系列能够创造更高效率的制度和组织,包括产权、企业、市场等。

1960年日本箱根会议给现代化下了列举式的定义:现代化即城市化、工业化、市场化、民主化、流动性、多元化、世俗化、科层化、民族国家等。1965年赖肖尔把现代化总结为“现代化是在现代社会中正在进行的重要变化,现代化的意义和内容还不明确,但正因为这一点,它才成为还没有定义而实际上却存在着的现象的一个方便名称”。基于上述观点,可以认为相对于传统的或前现代社会而言,现代化是一个社会能够自我维持增长和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各种需要的发展过程。实质是整个人类社会从维持生存开始进入到满足需要,它的标志有二:一方面是人们创造出来的财富超出了任何可能的人口增长,另一方面是人类从自然界中相对独立出来。

03围绕现代化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狭义的现代化研究主要包括三个基本问题:

第一,一个社会如何实现和保持自我维持发展和创新?

第二,为什么现代化首先在西欧、英国发端并扩散到全球?

第三,其他国家和地区如何实现现代化?

04从社会结构视角该如何看待现代化?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如何维持经济增长以及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两个基本问题,逐渐发展出了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理论作为一个庞大的体系,涉及到多个内容:现代化的特征、现代化的动力、现代化的形态、现代化的目标、新现代化理论等等。那么如何从社会结构视角看待现代化?首先要了解社会结构的定义:社会结构是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主体)相互之间模式化的关系,社会结构强调社会主体、相对位置和相对关系。社会主体即社会群体,在社会结构视角下的社会主体有很多,包括国家、社会、中央、地方、阶级阶层等等。《共产党宣言》中提到的“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他在封建主统治下是被压迫的等级,在公社里是武装的和自治的团体...”可以用来解释各个社会主体间的相对位置和相对关系。从社会学的社会结构视角来看,现代化主要包括两个基本判断:第一,现代化是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第二,特定的社会结构是区分“前现代”和“现代”并且深刻影响一个社会迈向现代化的基本因素。

05社会结构在现代化研究中能够发挥什么作用?

社会结构作为现代化的影响因素,其基本假设为人口、经济、技术和环境的状况(和变化)会导致形成特定的社会结构模式,从而成为阻碍或推动社会现代化的基础。社会结构在其中扮演着“中介变量”的作用。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端?美国社会学家杰克·A·戈德斯通在《早期现代世界的革命与反抗》中给出结论:人口的变化会影响社会结构的变化,进而影响到社会是否能够迈向现代化。其中社会结构包括国家的财政状况、精英的结构与相互关系以及民众的生活状况与反抗程度,三个要素之间的互动最后决定了工业革命首发于英国。

社会结构除了扮演“中介变量”以外,还可以作为不同现代化模式的重要影响因素,解释为何不同的社会走向不同的现代化。美国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巴林顿·摩尔在《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一书中写道,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存在不同的现代化模式,例如以英法美国家为代表的实行民主政体的现代化模式、以德日国家为代表的实行法西斯主义政体的现代化模式以及以苏联、中国为代表的实行社会主义政体的现代化模式。由于不同社会在前现代社会的社会结构、特别是阶级关系模式不同,决定了各国最终走向不同的现代化道路。

06如何从社会结构视角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2020年,我国正式进入新发展阶段。从社会结构的视角来看,新发展阶段意味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体(群体)结构、资源配置机制以及财富增长机制等都发生了根本变革。第一,从产业结构和结业结构来看,1978年至2020年我国三大产业占全国GDP比重发生明显变化,第一产业迅速下降,第二产业基本保持,第三产业迅速扩大,就业结构亦是如此。第二,从政治经济体制结构来看,我国从公有制占绝对主导地位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第三,从城乡结构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并持续稳步提升,这意味着阶层结构同样发生着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第四,从资源配置机制来看,市场机制取代计划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第五,从经济增长方式来看,熊彼特型增长加速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我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有赖于技术创新、新产业、新业态等新经济形态的发展。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技术革命的到来,这些变化将愈演愈烈。

总之,随着新社会主体的兴起以及不同社会主体的相对位置、相互关系的变化,社会资源越来越多地以新的机制在新的主体结构之间进行分配,意味着原有的社会权力(裁决权和影响力)结构和社会利益结构都将因此改变,原有的结构、格局、利益和权力都将受到巨大冲击,势必对未来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07如何回应社会结构的变迁所带来的挑战?

国家治理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既维持社会秩序又保持社会活力。从社会结构的视角来看,秩序的问题就是一个社会通过什么样的规范、制度体系将具有不同利益的社会主体整合在一起的问题,活力问题的核心则是自主性问题。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将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理解为国家治理体系对社会结构变迁所带来的挑战的回应。具体来说就是国家通过建立、引导、推动一系列制度规范变革,在新的社会发展阶段,使不同的社会主体能够协调各自的利益诉求,既维持秩序又保持社会活力。当前,完善和创新国家治理体系有两个基本的任务:第一,将新的社会主体以及其他新形成的利益群体纳入到国家治理的组织化体系之中。第二,社会结构的新变革是基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逐渐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背景下,因而国家治理体系应真正实现从管理向治理的转变。因而,“国家和市场”的再平衡或动态平衡将不断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创新的新挑战。

(编辑:盖丽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