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晚,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南昌市进贤县池溪乡党委书记洪略为“治国理政”实岗锻炼计划一期学员作基层工作案例与经验分享。洪略从自身工作经历出发,重点以案例分享的形式从“坚定的信仰”“优秀的习惯”“强大的心脏”三个方面介绍了基层工作者需要具备的信念、能力和工作态度。他勉励“治国理政”实岗锻炼计划一期学员:扎根基层,在基层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收获充实而美好的人生。

53a8340a374ed19fc08ccc12022a615.png

一、确立坚定的信仰

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目标。作为人民大学的学生,应该有更高的视角,更宽的胸怀,更大的格局。

信息学院21级硕士生魏秦汉表示,这一次的分享给了他很大的启发:“首先我意识到一个坚定的信仰是办一切实事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目标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马克思列宁关于共产主义的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因此我们在任何工作中都要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把学习和实践充分结合,学习既包括党的理论,也包括自己的专业技能;而实践则是要充分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只有深入群众一线才能明白自己要做什么、要学什么,在这个过程中,要有面对困难的精神,只要愿意多与群众沟通,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最后,我们还需要端正自己的心态,以谦虚、好学的态度深入基层工作,不因为自己的高学历就目中无人,也不因为上级的批评丧失信心,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使命,牢记自己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

公共管理学院21级博士生张鑫在发言中说:“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的精神支柱,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把自己的满腔热情自觉的转化到日常工作中,是我们的必修课程。一方面我们要深刻理解共产主义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另一方面要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基层是年轻干部最好的课堂,‘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能增加社会工作的阅历、磨平年轻气盛的棱角、丰富为人处事的经验,为登上更大的舞台积蓄能量。只有经历基层的摸爬滚打、艰苦奋斗,才能在实践中开拓眼界、锤炼作风,增长知识、积累经验,才能提高‘七种能力’。每个有理想的青年都应该至少有一次扎根基层的经历,在基层中学习、锻炼、奋斗,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在基层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二、培养优秀的习惯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基层工作生活中培养一套优秀习惯,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

文学院21级硕士生雷蕾在分享中提到:“讲座通过许多生动的例子向我们呈现了基层工作的原貌并重点强调了作为基层干部、青年党员,要培养优秀的习惯,从努力学习‘什么都要懂’到艰苦奋斗‘什么都要会’再到扎根乡村“什么都要学”,体现出对基层干部在工作中需要不断奋进不断前行的具体要求。讲座中提到了很多精彩的沟通技巧。多问多学,尊重群众,急群众之所急,令我感触颇深,跟群众打交道是一门需要我们不断在工作中努力学习的学问,但无论采用的技巧如何变化,我认为尊重始终都是拉近与群众间距离,为人民服务的不二法门,通过尊重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百姓的真实想法和生活所求,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能,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因此,我们需要踏实肯干,在一次次的实岗锻炼之中不断提升自己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能力,牢记初心使命,同时发挥我们作为青年党员的活力,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好成绩。”

信息学院21级硕士生王安顶表示,基层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乡村振兴伟大事业深入基层,到乡镇、到农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锻炼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时期,虽然接触基层工作的机会相对较少,但也要注重培养基层工作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自己对基层工作的内容、性质、环境以及基层工作者需要具备的信念、能力、态度有了深刻的认识,他认为现在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广泛阅读书籍。在基层工作中,会遇到各个方面的问题。广泛阅读可以帮助我们积累解决相关问题的知识,可以提高明辨是非、找到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其次,提高沟通能力。在基层,最大的特点是可以直接接触群众,要和群众中不同的人打交道。要做好基层工作,就要掌握好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方法,这样才能清楚的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想,为群众切实解决困难。作为青年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应该学习沟通交流的方法,经常反思自己和同学、老师、亲友的沟通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效的沟通交流方法。最后,保持身心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做好基层工作离不开一个好的身体。同时,一个良好乐观的心态可以让自己保持对工作的积极态度和热情。

三、锻炼强大的心脏

群众与基层,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厚重底色与百年奋斗的重要原点,创造了百年党史上至为宝贵的诸多经验。不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党始终注重深入群众、团结群众,发扬“同吃同住同劳动”等优良传统,要求党员与群众打成一片。1947年,刘邓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强渡黄河时,将指挥部选在山东省阳谷县蒋家庄。邓小平同志将群众特意腾出的两层小砖楼让给乡亲,主动搬到普通农民孔月仙家的土房中。他坚持不住堂屋,而是选择主动打扫矮小的东西屋,在这个小院中运筹帷幄,指挥大军同敌人血战。

那么作为一名硕博研究生的我们,要如何才能做到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呢?劳动人事学院21级博士生张莹莹给出了自己的三点体会:

一是保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心劲。面对基层工作中的不尽人意和挫折,需要及时调整不良情绪,鞭策自己顽强拼搏、向上进取,将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个困难和挫折都当作磨砺的机会,弥补资历浅、经验不足的劣势。看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不因劣势而自轻自贱,也不因优势而自高自傲。面对各种环境和各种实践的考验,不逃避、不抵触、不敷衍,直面困难、迎接挑战、积极应对,锻炼百折不挠的心理品质。

二是抱有“正心明道、怀德自重”的心志。心中有戒,则不逾矩;心中无戒,则必逾矩。在基层工作要时刻保持清醒,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审视自己的言行,远离“高压线”、牢记“警戒线”、筑牢“防守线”。内修于心,外修于行,只要自己行得正、坐得端,按规矩办事,不受人以柄,不徇私舞弊,立足本职岗位、立足基层群众,任何的流言蜚语都将不攻自破。只要自己坚守本心、不忘初心、拼搏上心,一切的坚守和努力都将使得当前的不如意烟消云散。正心明道、怀德自重,不仅是自我的道德遵循,也是为民情怀厚植于心、实践于行的动力。

三是要有“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心态。基层工作者需要安守一颗平常心,提升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学会自我调适。“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自我心理调适是做好基层工作的重要保证,基层干部需要与人民百姓为善,保持稳定的情绪,培养健康的心态。同时也要虚心向上级、同事、下属学习,要学进去、深进去、跟上去。习总书记强调:“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锤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设身处地、实事求是地面对和接受现实的考验。自觉加强自身修养,锤炼自己的意志,陶冶自己的情操,在处理工作时寻求多方信息,倾听不同意见,把握事实真相,不辱时代使命。

四、结语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21级硕士生杨向男在结束时表示: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讲座深入浅出,以一个个基层工作的真实案例,分享给大家栩栩如生的基础工作画面。从信仰、习惯到实际的行动都给予我们很大的鼓励和支持。基层工作并非简单化、理想化、安逸化,扎扎实实工作,心系民情,情系民意,广阔天地方大有可为。扎根基层,我们要把握“变”与“不变”的原则。“不变”的是初心,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原则,争做强国先锋、复兴栋梁的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此外,人大学习生涯中所赋予我们的求知、求学、谦逊上进、不断学习的态度、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是不能抛弃的。同时,我们要求“变”,“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认知上实现从学生到人民公仆身份角色的转变和适应,以从容不迫的心态积极应对基层工作中所存在的风险和挑战。相信讲座中所学、所感、所悟也将会助力我们接下来的基层实岗锻炼,扎根中国大地,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展现人大学子风貌。



文/图 “治国理政”一期“集思广壹”队

框架搭建、编辑:袁可、王佳燕、王安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