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元院士领衔的功能介孔材料课题组获评复旦大学十佳“三好”研究生导学团队

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加强党对高校全面领导、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研究生教育总体呈现扩招趋势,研究生党员占比比较高,以复旦大学为例,学校的研究生党员占比在 35%左右,是学生党员的主体。研究生党建已经是高校学生党建的主阵地。

近年来,复旦大学着力构建思想引领、学术引路、发展引导三位一体,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网上网下、国内国外联动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党建工作在其中发挥着核心龙头作用。学校对标新时代铸魂育人新要求,以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和“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创建工作为重要抓手,以高质量基层党建引领立德树人、推进三全育人、服务科研育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

一、加强党建指导,拓展资源供给

研究生党建落在基层、重在基层。通过强化指导、融通资源,激发基层活力,为研究生党建高质量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2023 年 5月,复旦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举行研究生党员“强国奋斗勇担当”学习实践活动暨“城市治理金点子”实践案例大赛中期交流会

一是党建资源赋能基层。学校从 2013 年起每月编发《组织生活参考》,为支部开展组织生活、主题教育提供学习实践资源、工作要求、案例参考,引导党支部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提高支部组织生活针对性、有效性和创新性,推动新思想入脑入心入行。针对部分研究生支部存在的学习资源不足、形式单一、活力不够等问题,进一步加强资源导入,通过理论宣讲课程、“红帆”领学、实践基地等建设线上线下学习资源库。今年结合主题教育,面向研究生党员开展“强国奋斗勇担当”学习实践活动,引导研究生党支部用好用活校内外资源,走进实践基地,走进前沿企业,让更多研究生将理论学习放在强国建设的“前线、一线、战线”,促进党员教育实效。

二是骨干培养激活基层。抓好党支部书记和党建社团骨干两支队伍,建强支部“主心骨”和“领头羊”。“红帆”系列研究生党支部书记训练营已连续开展 20 年,包括面向新上任支部书记的集中式培训和全体支部书记每月定期的理论研学,把理论学习、实践参访、实务锻炼融为一体。从支部骨干、团学骨干中挖掘和培养优秀人才,建立研究生党建核心团队,让研究生党员骨干通过党建社团的形态,全流程参与组织建设、骨干培养、党员实践、党建宣传等各类党建项目的设计、执行、考核等,指导院系学生党总支、党建核心组加强研究生支部骨干培养。

三是成效评估夯实基层。抓制度抓体系重在见成效、见实绩,党建成效评估体系构筑起了研究生党建指导体系有效发挥作用的机制保障。立足一线调研,建立常态化、全周期的信息调研机制,及时了解不同研究生群体思想动态,为加强党建指导提供依据。坚持常抓不懈,每月考察支部组织生活开展情况,并及时向院系反馈,督促院系抓好落实各项党建要求。全面立体考察,从支部建设基础、群众意见反馈、院系考核评价等方面建构立体式、综合式的支部考核标准,补强党建工作短板、提升党建指导效能。

二、积极探索特色,服务人才培养

高质量研究生党建要与研究生成长成才的实际相结合,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相融合。学校积极探索破解“两张皮”的有效路径,通过党建引领,坚定研究生科研报国的志向、强国建设的担当。

2022年 11月,“复旦管院·朱家角”建新党建红色驿站揭牌仪式暨“学习二十大,启航新征程”主题党日活动在青浦区朱家角镇建新村举行

一是“党建 + 实践”,见证强国征程。社会实践是融通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服务的大课堂。近年来,我们在实践育人“大思政课”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带动研究生行走强国一线、探索专业前沿、砥砺报国志向。一是发挥党员专业优势。推出“千名党员下基层”党建实践,研究生党员在实践项目设计和实施中“唱主角”,把专业优势与基层需求更紧密地结合,依托“城市治理金点子”大赛等平台促进实践成果转化为服务强国建设的智力资源。二是发挥支部带动作用。设立党建创新专项实践项目,鼓励党支部牵头,带动群众参与,形成了诸如中文系“问源学堂”、新闻学院“记录中国”等一批特色项目,品牌效能更加凸显。三是推进党建基地建设。在党政机关、社区基层、红色场馆、科研院所等建立党员实践服务基地,化短期实践为长期共建,更好地发挥互补优势,助力研究生在强国一线“扎根式”实践,为人才成长提供更加立体、生动、全面的学习场景。

二是“党建 + 科研”,提升强国本领。以“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双强化”为重点,把科研报国信念教育作为党建重要抓手,推动党建思政与科研育人相融合。一是弘扬科学家精神。以校史院史、讲大师故事、树榜样力量为主线,鼓励党支部通过课程宣讲、情景剧排演等方式把大师精神讲好讲活,作为引导研究生坚定学术理想、笃定科研报国志向的鲜活教材。二是拓展学术视野。推动党支部开展跨学科、校内外党建共建联建,通过校内外专业资源融通,搭建跨学科学术交流平台,在前沿参访、沉浸体验、交流互学中促进研究生学术视野拓展、创新意识培养。三是涵养优良学风。把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作为支部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宣传倡议、典型选树、朋辈互助、纪检监督等方式让优良学风入脑入行。

三是“党建 + 宣讲”,讲好强国故事。以研究生党员群体为骨干,以理论宣讲为载体,面向校内外、面向基层一线,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讲好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和中国式现代化伟大成就的故事。近年来我们培育出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博士生讲师团等多个以研究生党员为骨干的优秀团队。一是坚持以学为先,学深悟透。在理论宣讲团队组建功能党支部,健全常态化学习培训制度,建立队员分阶培养方案,综合运用专家领学、集体研学、朋辈互学、实践研学等形式,让宣讲队员首先成为理论扎实、信念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二是坚持讲深讲活、入脑入心。结合形势热点,建设百年党史、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系列主题宣讲课程,推出“红色巴士”研学实践、《追梦百年》原创校史话剧、《望道》电影党课等创新宣讲形式,每年为校内党支部宣讲 350 余场。三是坚持以讲促学、带动基层。积极推动支部书记上党课、支部集体备课,建立 15 个博士生讲师团分团,引导各支部在宣讲中深化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的认识,深化对学科内涵发展的认识,深化对当代青年使命担当的认识。

2022年 11月,由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专硕二班研究生党支部排演的话剧《蒋学模》杀青

三、推动创先争优,强化辐射引领

对标党建高质量发展要求,建立分类指导、分阶赋能、全程覆盖的研究生党建创先争优体系,激发支部生命力和创新力。

一是树立质量为先、守正创新的创优导向。围绕支部的组织建设、理论学习、实践服务、党建引领等方面分阶制定基础要求、提质要求、特色要求,引导支部提升组织建设辐射性、发挥机制建设长效性、加强理论学习实效性、促进组织生活丰富性、推动实践服务系统性,进一步融合和转化学科特色,拓展“融媒体+党建”“艺术+党建”“实践+党建”等多元载体,用创新品牌、创新成果、创新载体提升支部建设能级。

二是建构点面结合、梯度递进的创优体系。根据研究生支部建设实际需求和发展目标,面向支部建设全环节、全流程,形成了以党建创新资助计划、支部组织生活案例大赛、研究生示范党支部创建为主干的递进式创优体系,从单项活动资助到总体建设支持,推动支部建设个性化、特色化,总体涵盖全校超过七成研究生党支部。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硕第一党支部在四平路街道面向中小学生开展“问源学堂”实践服务

三是发挥辐射引领、广泛带动的创优效能。启动星级支部评定机制,每年评选出五星、四星、三星支部,用评级制度广泛助推支部建设,并在此基础上推荐优秀支部、优秀党员参与全国层面的支部和党员创优评选,为支部建设提供更高平台、更强动力。近年来,研究生支部在抗击疫情、科研攻关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团结和引领作用,党员联系群众“1+1”、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品牌进一步强化了群众对研究生党建的认可和认同。

通过强化党建指导、鼓励创新探索、推动创先争优,不断为基层赋能,着力提升支部政治功能、组织功能,推动党建思政与事业发展有效融合。下一步,我们将从机制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党建内涵式发展,破难题、促发展,不断加强成才观、强国观教育,引导广大研究生在报国成才中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立志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编辑:殷知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