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实践团在四川大凉山喜德县通过社会观察、实地考察、产业调研等方式了解易地扶贫移民安置点社情民情,感悟乡村发展变化。

喜德县是国家“三区三州”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县之一。在这里,彝族贫困群众90%以上都居住在高海拔地区,交通条件落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来源单一。易地扶贫搬迁是破解“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这一贫困难题最有效的路径。喜德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着力点,“十三五”期间,共计完成了5429户25565人贫困建档立卡人口的易地搬迁任务,一个个彝家新寨星罗棋布,一个个集中安置点拔地而起,一批批贫困群众离开不能养活一方人的水土,搬进了新村新寨新居,住上了美丽幸福的新房。

位于喜德县光明镇东南方向4公里的彝欣社区,是喜德县最大的建卡立档贫困户集中安置点,也是喜德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彝欣社区,以希望群众欣欣向荣、致富奔康而得名。该社区总安置农户1696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99户7084人,涉及9个乡(镇)33个村,项目总投资约5.36亿元,规划用地面积215291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9.12万平方米。

调研组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查阅资料、入户走访、访谈干部和社区能人等方式,围绕喜德县彝欣社区的人口结构、就业情况、组织管理、居民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

在社区干部的陪同下,调研组参观了社区劳务输出服务站、农民工驿站、电子商务服务站、妇女之家彝族绣工站(四川省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示范点)、彝族漆器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幼儿园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本次调研工作获得了喜德县民政局、彝欣社区、甘哈觉莫村的大力支持,成员们对彝欣安置社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走进喜德彝欣社区,“爱祖国、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脱贫先立志、勤劳会致富、致富靠自己、幸福需奋斗”的彝汉文宣传标语贴满了主路两侧的楼房;彝欣社区医疗服务中心、阿普如哈彝族漆器厂、彝馨超市、妇女之家彝绣工坊、彝欣电子商务服务站等等招牌也挂满了主街道。

“现在小病都不用去县城了,这里的心电图机、B超机等等各种检测机都是我以前没见过的医疗设备。”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B超室,搬迁户阿来尔古正在做B超腹部检查,他还告诉研究团队成员,“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医生都很亲切、热情,像自家娃娃一样,来这里看病,很满意、很幸福!”

住在安置房47栋楼的75岁老阿嬷正在打理20平方米的菜园地。整个菜园被她分成多个形状的小块,每个小块种的蔬菜都不一样。

在外打工的彝族女人回到社区内创业,一边照顾老人孩子,一边宣传喜德的特色。“我的家乡物产丰富,城里人都想买到天然无污染的食品,我就想搭建一个山里山外的交易平台,让大山里的东西走出去。” 社区妇女手工制作彝绣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足不出户”也能在家务工创收。社区组织贫困群众开展彝绣、民族服饰等适用技术培训,增强就业技能;引入彝族文化特色的漆器生产经销商,提供就近就业岗位。

通过调研了解到,彝欣社区发挥党组织“龙头”作用,积极构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组织领导到位,成立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落实安置点县级对口协调指导。坚持党建引领集中安置点治理工作,在安置点成立党委和社区居委会,选派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业务骨干担任社区党委书记,并通过合法程序兼任居委会主任。

彝欣社区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一核”统筹、“三治”共抓机制基本形成。引导居民自治,通过制定居民公约8条、成立居务监督委员会,落实党小组组长兼任居民小组长,推选党员担任楼栋长,实行楼栋保洁工作楼栋长负责监督制和住户门口及楼梯清洁制,引领群众共建共享;成立安置点社区红白喜事理事会和社区道德评议委员会,加强社区居民的宣传、引导和教育。

彝欣社区推进社区法治,实施“慧眼”工程,在社区设立警务室,并派驻3名警务人员,组建一支28名队员的社区治安联防队开展治安巡逻工作。强化德治引领,引导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力量参与集中安置点治理,依托青年之家、巾帼服务等平台,转变搬迁群众思想观念,促进移风易俗。

但同时,彝欣社区也存在一些治理难点和不足。一是户籍居住衔接不畅。有居民反映,新社区对其管理存在一定难度,有时办事需回村里开具证明,为了一纸证明,往往两地奔波,“有时候跑几趟都办不成事”。二是社区安全保障需要加强。有干部和群众反应,社区内有些地方装设的监控摄像头一直没有通电,成为摆设。三是移风易俗过程难,居民难融入新环境。这些本来在山地居住的彝族人进城入镇上楼居住后,一些原生的民族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红白喜事等仪式活动难以在城镇小区继续存在,居民难以适应,这也打破了原有的血缘、亲缘、地缘关系,居民相互之间不了解,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尚需一定时间。

总的来说,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感受到了2021年以来彝欣社区在突出党建引领、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创业就业、推进移风易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辟深度贫困彝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治理与后续发展的新路径等方面的工作成效。

(编辑:殷知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