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梓冰
法学院2018级民商法学博士研究生
论文题目:《论隐名交易中的利益保护》
感谢有缘人愿意翻读至此处。博士论文终要以“致谢”环节作别,此处没有法言法语,只有情深意浓。
博士论文的写作无疑是苦其心志,劳其体肤的过程。选题时便多有犹豫,隐名的问题意识源于导师带我领略的争议案件中所反映的世间百态,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束缚时,交易的缔结者们总是充满了无穷的智慧。但隐名作为一个箩筐,里边装的东西太多,要抽丝剥茧并分类摆放,诚有难度和挑战。我也一度退却,试图与姚老师请示能否以基础理论或者具体制度为题。老师答复,都可,力求稳妥还是直面困难,由你定。这大抵是姚辉老师予我指点的一例缩影,传道解惑,言语之间,皆为智慧。有幸拜入姚门,求学期间习得学识,晓得事理,老师无私提点我学习与写作,谆谆教诲我为人与处事,老师一丝不苟的精神和与人为善的人格魅力,是我始终孜孜的榜样。一路走来,我深知自己存在诸多不足,所处理的不少事情考虑有失周全,时常缺乏耐心和细心,感恩老师对我的信任,更感谢老师的包容与理解。师恩如山,老师予我的教诲、帮助与提携,我始终铭记于心。感谢缘分,感谢支持,感恩理解。回首在师门里的这些年,那些事,历历在目,这段经历,无疑是自己一生的宝贵财富。前方道阻且长,愿不负师恩,砥砺前行。
六年前初入人大,是我的恩师杨立新教授带我步入民商法殿堂,无比幸运能够跟随恩师学习。杨老师作为学术界的大咖,能够俯身与后辈交流,已是我等学子的荣幸,杨老师的言传身教,更是让我受益匪浅。杨老师教导我们,对待学术论文写作要有严肃态度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待人接物,要心明眼亮立足实际解决问题。杨老师不仅博学、务实,对学术研究一片赤诚之心,还经常关心、提携后辈,时常让我在困顿中寻得希望。高山仰止,虽不能至,但内心始终向往。六年的研究生时光,恩师一直关心我、指点我、帮助我,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的方方面面,再多的言语都无法表达感谢之情,惟愿不辜负恩师的叮嘱与期许,踏实做事,敞亮为人。
博士论文得以完成,要感谢王利明老师、王轶老师、龙翼飞老师、朱虎老师、孙若军老师和熊丙万老师在开题以及预答辩阶段对论文提出的宝贵指导和批评意见,幸得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论文的核心概念表达和框架才得以最终确定,论述逻辑能够一以贯之,也离不开老师们的悉心指教。感谢石佳友老师、叶林老师、周友军老师、易军老师以及刘召成老师在答辩过程中对论文的肯定和批评,这让我更为深刻得认识到自身研究的缺失,老师们提出的建设性意见,也为我将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感谢张新宝老师、高圣平老师、朱岩老师、邢海宝老师的辛勤传授,有幸能够得到大师们的言传身教,是我在中关村大街59号里的最大收获。在大师们的课堂上,我收获了太多太多,老师们的博学和为人,是我最为敬佩的榜样。
四年博士,疫情两载有余,博士论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家人的帮助与照顾。人虽在京漂泊,但父母等家中长辈始终予我无尽的支持,对我的选择也无条件支持。从小到大,从物质到精神,方方面面,不计回报,只希望我好。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于家中我是孩子,无忧无虑,甚至理所当然,极少当面致谢。北漂日子,多感社会无情,方才更为领会“家”的温情,感恩之情,永存于心。愿他们平安健康,也愿我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有亲人的地方便是家,博士论文的写作还得益于伴我一路走来的女友,现在的妻子董巧丹。相识小十年,感恩缘分,感谢相伴。在昌村的军都山下,她陪我度过了最无忧无虑的纯粹时光;在明德楼里,她伴我一起应对繁复多变的各类挑战;在北京的小家里,她耐心聆听我的疑惑与抱怨,鼓励并宽慰我淡定从容。回首一同走过的春夏秋冬,那些与她一起哭和笑的日子,是这座喧嚣城市里无与伦比的静谧,是四季轮回里无处可寻的温暖。幸得上天眷顾,我们共同前行,冬去春来,夏蝉幽鸣,前方再多的渺茫未知,永携她手,便无所畏惧。
回顾自己的硕博历程,民商法中心工作室是我学习的主要区域,宝贵的格子间记录了我六年间的酸甜苦辣。能在工作室里顺利学习,离不开卢淑贞老师和钟洁老师对我各方面的提点和照顾,让我能够适应新环境,孜孜以求不敢懈怠。工作室的日常也离不开一道学习和共事的师兄师姐和师弟师妹的帮助,六年时间,人来人往,我也从最小的师弟变为了年龄最长的师兄。感恩于师兄师姐的倾囊相授,震文师兄、宇晗师兄、清扬师兄、鼎熙师兄、亦飒师姐、付雷师兄、王琦师兄、叶翔师姐十分提点与照顾我,在我面临选择的十字路口给予我细致入微且句句干货的指导。感谢瑾瑶师妹、怡雯师妹、骑锋师弟、亚灵师妹、睿凝师妹、宏帅师弟对我的支持和包容,是你们带给了我无数的美好回忆。特别鸣谢学术担当“李主任”对我论文提出的无数批评意见,正是这些切中肯綮的建议,让我意识到诸多的不足,学术之路不敢倦怠。时间就是这么不经意的流走,悄无声息地注视着我们,格子间注视着一个个陌生人来时的路,见证着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也将定格于我们离校前的最后那个黄昏。纸短情长,道不尽太多涟漪,回首那段充实、幸福和愉快的时光,就好像自己从未离开。
感谢舍友白志晖博士,有缘相聚、淡水之交、细水长流,四年时光,我们彼此珍藏。感谢薛绚、韩璐、昱玮、一锴等挚友,即便我们努力的领域彼此相隔,但每次见面还是无话不谈,推心置腹,就和我们在学校那时一样。感谢子毅、蔚然、雪芮、九岱等师弟师妹,高山流水,一年一会,我们法大人永远是彼此的精神家园。感谢秉燊、科维、周汪等老友,你们虽贵为各自红圈里的业务顶梁柱,但不忘在秉烛加班之余提携尚在学堂里的小兄弟,桃花潭水,江湖珍重。感谢民商班的各位同仁和师门里的各位兄弟姐妹,幸识诸君在此途,是你们使我的博士生涯充满光彩。
岁月无法停留,在人大法学院领略了大师的风骨,收获了厚重的知识,学习了严谨的思辨,锻炼了高效的方法。求学的日子里收获的点滴,是我一生最为快乐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