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权舆到夏花烂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准备了许久的毕业论文已经提交,研究生生涯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致谢”总是毕业论文中最能够吐露心声的部分,它是一个阶段的落款,也是全新生活的起点,为飞逝的研究生时光写下记录的注脚。它或严肃理性、或活泼有趣、或深情浪漫,但不变的是真挚的情感抒发。
2023年毕业季,人大研工策划“我的毕业致谢”专栏,邀请人大研究生学子分享你们在论文致谢中写下的初心、热爱、梦想、坚持与感谢。
鲍律帆
法学院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
2019级博士研究生
万里南天故里,辞亲远游,不意朝乾夕惕,书剑零落几朝暮;四年北地风物,束脩求艺,幸得同袍知己,缥缃咏吟数春秋。
当我写下这行字的时候,已经离毕业的日子很近了。之前并未想过,这一天会来得那么快。回顾过去的四年,忽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恍惚之感,感觉时间就像一抔细沙,在指间悄无声息地逝去了。没有想象中的欣然雀跃,也不似预期里的依恋不舍,仿佛所有的事情都是那样按部就班、自然而然。
在人民大学学习的经历注定会是我人生中的一段重要时光。纵然难以企及诸位师长先生那样的五车腹笥,也不曾经历许多师兄师姐那般的雪案萤窗,但所幸的是,自己终于还是完成了此间的学业。不过,学无止境,知也无涯,此后风雨漫长,想来还是会有很多炳烛归学的机会。
师者授业,是以,尤当致谢我的导师王贵松教授。过往四载,得恩师相赏于风尘之外,相授于章句之间,何其有幸。还记得第二次见到老师的时候,问及往后追求,当时少年心性,更有心志虑学术,一时间不知为何,忽然想起了李白的古句:“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入学以后,几次和老师请教文章,都得到了十分有益的意见,与老师索看批注,也往往见得纸页上蝇头细批、丹黄烂然。从师数载,累获教诲,亦渐知“学贵大成,不贵小用”。事实上,这一博士论文的选题同样得益于老师的指点,由于对这一领域把握的不足,写作期间更是多次逡巡畏难,不得深入。而正是在老师的多次帮助下,最终完成了这篇文章。在撰写致谢之初,本有很多感谢想在文末与老师言说,不过,师恩庄严,自己又词难达意,终于只有感念而已。
依然记得在人民大学的四年里,得到了包括韩大元、胡锦光、杨建顺、莫于川、张翔、王旭、喻文光、李元起等法学院师长的教授与指导,其中多数老师都曾为我博士论文的写作提供过宝贵的建议。想起在之前的课堂上,与各位老师们评书论文,犹如昨日。
同窗十数人,肝胆如一身。尤记得2020年的春季,同王世杰师兄、任肖容师姐、王昱翰师姐在线上通书文献,褒贬文章。不知当时意气,何日复得?也十分感谢陈靓雯、程皓楠、楚天舒、王钧民、谭耀淇等师弟师妹,四年间同门论文、勤力文章,让我也有很多的收获。
同时,在我攻读博士学位的期间,我的硕士导师马立群教授依然一直关心我的情况。好几次很意外地接到马老师的电话,有惊喜,也有感动。只是学业艰难,鲜有建树,无面目回谒恩师,许多言语,不能尽述,十分感愧。
此外,一路走来,同样十分感谢那些深爱自己的亲人。
有时会在不经意间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没有鸠车竹马,没有瓦犬面人,所幸的是,外祖父与外祖母的陪伴,在那些年里依然为我编织出了一段草长莺飞的回忆。乌鸟私情,想来如是。我也从小就知道,自己的出身,既非诗缨礼仪之族,亦非钟鸣鼎食之家,但父母辛勤,积善传家,让我明白了很多生活的道理。得益于父母的支持,我在求学期间并没有承受太多的经济压力与琐事烦扰。诚然,他们的一些观念与我并不全然一致,由爱生忧,关心更乱,本是自然。
也很庆幸自己能有一位兄长。二子乘舟,泛泛其逝。许多时候,兄弟同心,手足扶持,本身已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另有恋人舒心,相识相知,已然八年有余。奈何聚少离多,动若参商。在学业最困苦和艰难的时间里,网络和无线电成了彼此之间最主要的纽带,也正是她的陪伴与关怀,让我度过了许多忧虑的岁月。想来色授魂与,亦胜于风月阳台矣。
最后,江湖路远,愿他日驻足,不忘来时路。
(编辑:王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