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晖夕映,他们在课堂上耕耘中外

春华秋实,他们在研究中学问古今

点点文墨在书卷,他们执着于真知

奋力攀登学术高峰

山川沟壑在胸中,他们植根于实践

矢志谱写时代华章

知是行之始,他们博学慎思,勤学笃行

耕耘学术研究中最前沿的领域

行是知之成,他们踏实奋进,砥砺前行

志成时代建设中最可靠的力量

让我们跟随十二位

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步伐

感受学术征途上闪闪星辰的青春风采


对未来真正的慷慨

是把一切都献给现在

叶小清,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2017级博士研究生,师从胡飞芳教授,研究方向为自适应试验设计、临床试验设计的统计推断、生物统计与健康医疗队列数据分析。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三篇高质量学术论文,其中两篇已投稿在国际权威期刊,第三篇也即将投稿至国际权威期刊;合作开发的R软件包carat从2020年1月上传至今已被下载超过2.4万次;以研究骨干的身份参与一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以主要参与者的身份参与一项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一项年度项目面上项目;在多个会议和论坛上做受邀报告。曾获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荣誉奖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选择走上博士研究生的道路,就选择了面对艰苦漫长的探索。自叶小清成为胡飞芳教授的博士研究生,正式开启了她在临床试验设计领域的研究之路。文献阅读、复现模拟试验结果、每周学术讨论,成为了叶小清的日常。胡老师总是能一针见血地对她的疑惑提出极具前瞻性的指导,导师组的马维老师总是帮助她挖掘深处细节、形成独到见解。每次讨论,叶小清都能够在思想的碰撞中如醍醐灌顶,感受思路通畅的神清气爽。

一点一滴的积累也让叶小清从领域新人逐渐成长成为对领域有敏锐嗅觉和独立思考的研究者,2019年底,她就已经完成了关于自适应试验设计的两个探索。然而,研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学术研究计划的改变给她带来了挑战,焦虑与自我否定不断侵蚀着坚定与信心。幸运的是,导师的激励和清晰的自我认知帮助叶小清迅速找到了工作和生活的突破口,她的研究工作也得以有条不紊地继续推进。

“虽然辛苦,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这是叶小清对自己博士生涯的总结。她说,我们要学会与自我和解,更要学会与“孤独”并肩。这样,生活和研究也将回报我们惊喜。


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黄尹旭,法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师从杨东教授。在校期间发表多篇CLSCI、CSSCI论文;主持北京市法学会市级法学研究课题、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调研课题等;多次获剑桥大学、东京大学、墨尔本大学等邀请赴境外调研;署名撰写内参要报获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曾担任《人大法律评论》(CSSCI收录集刊)第32、33辑主编、《上海法学研究》第39卷执行主编。曾获京东奖学金、彭真奖学金、学习优秀奖学金、科研创新奖学金、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奖励。

“修炼品格、提升人格、丰富个性、丰满性格”,2012年,刚进入中国人民大学的黄尹旭受到导师杨东教授十六字格言的教诲,从此牢记在心,认真努力践行。“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在杨东教授指导下,黄尹旭积极在前沿领域开拓创新,走进社会一线深入调研,先后就区块链、金融科技、反垄断等数字经济法治问题发表多篇CLSCI、CSSCI论文,与澳大利亚、日本学者合作撰写专著,并携带“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成果赴海外与来自剑桥大学、东京大学、墨尔本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学者交流。除了自己的学术研究,黄尹旭还参与编辑《人大法律评论》《上海法学研究》,通过文字领悟其他作者的学术灵魂。

人大十年,黄尹旭常怀感恩与感念,行之于途而应于心,坚持对世界和他人的赤诚,努力活在当下,就是美好的生活。


光环背后

心如磐石

单文鹏,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师从王易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为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和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在《人民日报》《教学与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入选中国人民大学拔尖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曾获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新生奖学金、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术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奖励。

从陌生到熟悉,从稍显不适到相恋相依,今年是单文鹏在中国人民大学拼搏求学的第6个年头,也是其在思想政治教育这片沃土上扎根成长的第10载春秋。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单文鹏深入学习和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等课程,在《人民日报》《教学与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等核心报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协助导师完成《读懂中国的理论基点:<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新读》一书,并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优秀通俗理论读物出版工程”。

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后备人才,单文鹏提早熟悉和全面适应思政课教学工作。连续3年担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助教,协助授课教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和作业批改任务。他在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进行教学实习,独立系统讲授5个本科班级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作为北京高校博士生宣讲团讲师,单文鹏研究阐释和广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先后在6省市开展理论宣讲,宣讲次数达21场,受众人数近40000人。入选第二批北京高校博士生宣讲团讲师,参与筹备成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宣讲团,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朝阳东坝党群服务中心、天津消防总队、厦门市鼓浪屿街道办事处等多地进行理论宣讲;并随团赴贵州沿河开展教育扶贫工作,先后至沿河民族中学、官舟中学、思源中学等6所中学开展励志宣讲活动。


以学术为业

宋亦明,国际关系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师从李巍教授。在《世界经济与政治》《外交评论》等主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十篇;合译《重新思考世界政治中的权力、制度与观念》和《美元与国家安全:硬实力的货币维度》;参编《中国经济外交蓝皮书》;入选中国人民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曾获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第十四届及第十五届博士生论坛一等奖、学习优秀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等多项荣誉奖励。

自入学以来,宋亦明就痴迷于探索能源出口国获得巨额能源收益却难以实现经济持续稳健增长这一“能源诅咒”问题。为进一步理解其中的奥秘并发掘因果机制,他大胆走出学术舒适圈,在吸纳多个学科经典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研究谱系和较具创新性的分析框架;搜集整理了庞杂的数据,进而打造了高质量的原创数据集;克服新冠疫情及签证限制等层层阻碍,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行与之相关的博士论文研究。当前,宋亦明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不仅刊发在了《外交评论》等一流学术期刊上,而且还得到了该领域的“研究旗手”及其他国际同行的认可与尊重。

此外,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宋亦明还发起并联合筹建了“明德国关青年论坛”。以论坛为依托,他先后邀请多位期刊主编介绍投稿及审稿事项,邀请青年学者阐述其博士论文的研究设计,邀请博士研究生分享新晋的研究进展或公派留学资助申请经验。迄今为止,该论坛已经举办了13场学术活动,累计吸引了数百位师生参与旁听。


最大的智慧就是

看到自己的无知

王露露,信息资源管理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师从张斌教授。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包括CSSCI期刊论文25 篇;参与编译3本学科专著,主持2项校级课题,先后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国家企事业委托课题10余项,参与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获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多次参加国际数字遗产会议、美国档案教育与研究联合会年会、国际档案理事会年会等权威学术会议,并做论文宣读。曾获京东奖学金、学习优秀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等荣誉奖励。

笔耕不辍,钟情翰墨。王露露最开始接触学术写作是在本科二年级。因为在课上受到老师的指导与点拨,她摸索着发表了人生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第一步。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说第一篇论文是机缘巧合下的产出,进入研究生阶段后,王露露对于科研的热爱才是使她坚持下去的真正动力。一方面,她坚持阅读学习,在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另一方面,她先后赴金山、孟买、阿德莱德、利物浦等城市参加国际数字遗产大会、国际档案工作者年会等国际会议,接触更加广阔的视野与观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究生阶段的探索学习,让王露露更为真切地认识到“学以致用”的真谛,更加享受从生活观察联想到专业研究的思考过程。目前,她正在阿姆斯特丹大学进行访问交流,与当地的华人社群对话,从更加广阔的实践视野看到本专业的研究与发展。


人没有完美

只有不断努力才能接近完美

张永富,国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师从索罗宁教授,研究方向为西夏语言文字和文献。在《民族语文》《西域历史语言研究辑刊》《西夏学》《Journal of Chan Buddhism》(与导师合作)《西夏研究》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待出版专著一部(一作,与硕导合著);主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两项;参加数十场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并发表报告;曾赴牛津大学参加学习,并获得国家留基委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资格。担任年级党支部书记。曾多次获评校级三好学生、学业一等奖学金等荣誉奖励。

自攻读硕士起,张永富已专注于“西夏学”这门旁人看来枯燥已极的冷门绝学七年有余。七年之间,他几乎没有一天是完全放松的状态,从西夏文,到藏文,再到梵文,一门又一门天书般的文字逐渐被他学习掌握,并很快运用到自己的研究之中。2020上半年疫情居家期间,在导师的远程指导下,他独立完成《西夏语第一、二人称双数后缀与人称范畴再探讨》一文,重新塑造了西夏语人称范畴的格局,得到学界权威孙宏开、聂鸿音先生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在此基础之上继续深入,对一系列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独有的看法。他的博士论文专注于夏、藏、梵、汉多语种的对勘研究,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尝试把一些悬而未决的学术问题纳入更加宏大的视野中重新考察。

人文学科是一门高投入低回报、周期长见效慢的学问,它要求科研人员耐得住寂寞、下得了笨功夫。“板凳甘坐十年冷”,唯有厚积方能薄发。在这个高度内卷的快节奏社会环境下,做事“慢”一点,做人“笨”一点,踏踏实实,不投机,不取巧,反而是一种能够快速实现弯道超车的捷径。


功不唐捐

耿靖宇,理学院心理学系2019级博士研究生,师从雷雳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心理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在《Child Abuse & Neglect》《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以及《Addictive Behaviors》(均为SSCI一区期刊)上共发表8篇文章,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心理发展与教育》(人大核心B类期刊)上发表1篇文章;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曾获校级三好学生、学业一等奖学金等荣誉奖励。

“不忘初心,心存使命”。从踏入心理学研究的那天起,耿靖宇心中一直怀着一个简单而朴素的理想,那就是通过心理学不断提升自己,照亮更多人的心灵。为了这个朴素的理想,她在科研中辛勤刻苦、脚踏实地,力求尽自己的努力最大程度地为社会带来帮助。在生活中,她自律精进,在紧张的科研之余不忘身体锻炼、内心修行;在人际交往与合作中,她真诚可信,每次都竭尽全力帮助身边的人。

“自强不息,功不唐捐”,博士入学的第一天起,耿靖宇就牢记导师的训诫,面对身边众多学术精英,不断给自己定更高的目标;导师的严格要求及指导,也使她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面对学习、生活的压力,耿靖宇也曾感到无助、焦虑、迷茫,但每次都通过自我调节与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让问题逐一得到解决。一次次的浴火重生,让耿靖宇得到了更大的信心和自我认同,这种不断自我追寻、自我发现、强大内心、提升能力的过程,成为她学术生活的主旋律和勇攀高峰最大的动力。

不忘初心、风雨兼程,耿靖宇会一直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勤读立耕

立己达人

黄政,社会与人口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师从张建明教授,研究方向为基层社会治理。曾组织或参与赴湖北、河南、河北、吉林等地的调研;参与撰写多篇内参及政策报告;在《社会学评论》《华中农业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有1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并入选中国人民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曾获校级优秀研究生、中国社会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等荣誉奖励。

理论阅读与实地调查一直是黄政在学术道路上坚持的两个关键点。阅读已经融入他的日常生活,在立足本学科的同时着眼于研究领域,兼顾经典文献与前沿动态,从学海中汲取知识养分。他格外强调田野经验的重要性,“用脚步丈量大地,探社会之真理”,于一线体悟民生百态,于实践中探寻社会良性运行内在机理。从本科起,黄政长期在湖北、河南、河北、吉林等地的农村进行调研,研究议题涉及纠纷化解、精准扶贫、土地制度变迁、法律服务等多个方面,基层调研时长累积可达1年。

“念于心、践于行、成于文,文以载道”,如何真实地书写社会,一直是黄政孜孜以求之事。与社会学相伴已八载有余,回首过去而心性弥坚,新时代的浪潮更坚定其“勤读立耕,立己达人”的追求与使命。


求社会历史性自我超越

唐解云,哲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师从罗骞教授,年度综合测评全优。曾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等期刊上发表论文8篇,其中B类核心2篇,校定核心共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全文转载3篇;论文入选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年会、中国自然辩证法学会年会等并作主题发言;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并入选中国人民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现任哲学院2019级博士班党支部党支书,带领支部获评“中国人民大学先进党组织(党支部)”荣誉称号,获批校级特色党建项目。曾多次获评校级三好学生、学业一等奖学金、院级学术成果奖励等荣誉奖励。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博士生,唐解云认为“学思践悟”尤为重要。在学院培育和导师指导下,他深刻体会到,哲学人既面向存在而超越实存,又在实践中立足物性而超越物性,不断寻求人类解放的意义。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唐解云注重科研能力与业务能力相结合。他将治学与党建相结合,不但在学习中关注党史理论,而且在生活中感悟党政方针。在此过程中,他发表了《恩格斯论贫困问题》一文并被学习强国号、马克思主义研究网全文转载,以第一作者合著的《百年党章的民族复兴脉络》一书也将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此外,他立足博士治学实际,注重“党建+学术”的模式,在建党百年之际申报了校级特色党建项目《“党的百年征程与党的百年哲学探索”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

在求学过程中,唐解云以一个后进生的姿态不断前进,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妄谈自由,更不在复杂多元的环境中失去自我。同时,他不断通过社会历史性自我的塑造,争做社会栋梁,争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更大力量。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徐梦瑶,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师从张正峰教授,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规划。主持研究生科研项目3项;在校期间发表多篇SSCI、CSSCI论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国际A类期刊论文2篇、中文B类期刊论文2篇;入选中国人民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以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身份赴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访学一年。曾获京东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优秀研究生等荣誉奖励。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研一时,徐梦瑶加入张正峰教授课题组,探索完成的第一篇论文,在导师指导下修改了8次才达到投稿标准,徐梦瑶永不放弃的初心从未改变,疾风起处唤起“铁杵磨成针”的毅力。一次次修改、一遍遍完善,在科研之路上,她从初始的懵懂稚嫩,渐渐变得明晰成熟,最终得以在硕博连读期间发表多篇中外核心期刊论文。

怀揣科研梦,守护报国情。2021年,徐梦瑶以国家公派联合培养博士生的身份赴德国访学。期间,她积极参与德国波恩土地管理和空间规划会议,与国外院校师生广泛交流,探讨中国土地管理研究的方向。

今天的努力,是幸运的伏笔,当下的付出,是明日的花开。国家奖学金既是对徐梦瑶学业的肯定,也是鞭策和鼓励,更将激励她在土地管理研究这片沃土上继续耕耘,迎风前进。


眼要看远

脚要近迈

徐政,应用经济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师从丁守海教授,研究方向为国民经济管理、劳动经济学。在校期间发表多篇CSSCI论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B类期刊论文2篇,人大复印资料转载1篇;主持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1项,参与导师《中国失业率调查》等多项课题并撰写报告。曾担任国民经济学博士联合党支部书记、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学生学业发展协会学业咨询师。曾获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抗疫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奖励。

读博以来,徐政安心学术研究,对生活中的现象有敏锐的洞察力,对时事热点擅于思考。一篇论文从有初步构思,到最后成稿,中间的过程充满曲折,但是当成果被接收的刹那,便会觉得所有付出的努力都值得,会激励他去往更高的山峰攀登。

在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外,徐政还积极投身学生工作。在担任应用经济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期间,策划举办了博士生出国经验分享会、博士生考试经验分享会、博士生求职经验分享会等“英姿博发”系列活动,为研究生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此外,他还多次采访青年教师、参与筹备“中国应用经济学年会(2020)”,收获与学术大咖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开阔自身的学术眼界。在担任朋辈学业咨询师时,通过每周为本科生提供一对一的学业咨询,徐政也解决了自己的很多疑惑。

未来,徐政希望自己能够不负韶华,再接再厉,成为真正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李军毅,高瓴人工智能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师从赵鑫教授,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文本生成。2020年被中国人民大学和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双博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录取。博士课程平均学分绩3.94,以第一作者身份在ACL、SIGIR、IJCAI等CCF人工智能顶级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6篇。曾获校级三好学生、学业一等奖学金等荣誉奖励。

科研入门的过程往往是艰难的。李军毅仍记得,在大四一年时间里,大部分时候都在重复“建立模型-与导师讨论-重建模型”这个循环。重复的过程令人几度想要放弃,但每当遇到难关,导师都会耐心地指导,告诉他“模型还有哪些不足之处”,“论文的动机为什么还不足以说服别人”。经过一年半时间的打磨,李军毅的第一篇学术论文顺利地被自然语言处理的顶级国际会议ACL接收。

2020年9月,李军毅了解到学院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双博士联合培养项目,他尝试向学院提交申请材料,认真准备与外方导师聂建云教授的面试,最终顺利取得双博士联培资格。读博的过程往往是伴随着汗水和泪水,但荆棘之路的尽头总是鲜花。在博一的半年时间里,李军毅给自己定下了完成四份工作的目标,不仅需要大量阅读文献完成一篇本领域的研究综述,还需要带领团队伙伴一起完成开源代码库TextBox,最后还要推进两篇学术论文的修改和投稿,最终这四份研究工作分别被人工智能会议SIGIR、ACL和IJCAI接收,李军毅也顺利完成了他博士阶段的第一个小目标。

百年征程传递的精神财富融入我们的血脉,三山五岳滋养的文化基因塑造我们的风貌,伟大时代呼唤的使命担当淬炼我们的思想。我们迎来万山红遍的新时代,也即将开启属于自己的新征程,这是时代赋予青年学子的重任,也是家国寄予青年学子的期待。“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希望每一位获奖学子能够与荣誉同行

每一位人大学子能够与榜样并进

将个人命运和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

融为一体

“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